超导磁体
翁佩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3年出生;1960—1968年,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本科和研究生毕业;1980年到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从事核聚变工程研究;1993年晋升为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研究方向:超导磁体技术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Rosatom)2022年8月3日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交付了供电系统设备,包括磁体系统中用于供电和保护超导磁体的开关装置、母线和能量吸收电阻器。所有设备分14车运送至实验堆建设现场。俄原集团表示,这是俄罗斯在ITER 项目承担的造价最高、难度最大的任务
NMR超导磁体需要定期补加液氮液氦。而液氮和液氦是有一定危险等级的低温液体,同时超导磁体也是非常敏感的高磁场能量载体。本次讲座将讲述补加液氮液氦操作的前期准备、补加的具体操作过程、液面的监测、最终的收尾工作以及每个具体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磁分离技术处理效率高该技术处理废水速度快、处理能力大,磁分离机价格,且不受自然温度的影响,对其他分离方法难以除去的极细悬浮物及低浓度的废水具有很强的分离能力。特别是高梯度磁滤分离器的过滤速度是一般处理用的高速过滤机的10~30倍,相当于沉淀池的100倍。从20世纪70年代起,磁分离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
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份,由江西省电子集团和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363)共同投资组建,首期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公司专注于大容量高温超导强磁场低频感应加热设备、基于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的高端电工装备等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 股东方江西省电子集团,成立于1998年,由原江西省电子工业局整体改制而成,自成立起,连续进入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排名,江西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9日报道,中国一个研发超高速管道磁浮交通系统(高速飞车项目)的研究设施完成了首次利用全尺寸航行器的试运行。 报道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一条超导磁浮试验线完成了3次航行试验。该项目旨在最终在一条接近真空的管道中以1000公里/小时或更快速度运送乘客和货物
EAST超导托卡马克极向场电源研制,国家95大科学工程(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1998)1303号项目)子课题, 5600万元,负责人,2000年至2006年。 2. 4MW 离子矩煤裂解装置高压电源研制,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新疆天业集团合作,200万元,负责人,2002-年至2004年。 3.大功率晶闸管开关的研制, 600万元(其中部分资金获2004年安徽省人才开发资金资助,证书号:2004Z038),负责人,2004年至2006年
1月14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完成了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简称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首次超导航行试验,取得成功。 本次试验采用超导航行器,在完成超导磁体制冷、励磁之后,按照试验程序先后完成了3次航行试验,在210米线路上航行速度超过50公里/小时,各系统工作正常,实测航迹与理论曲线一致性好,完成了试验大纲规定的试验内容,试验取得成功。 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验证了高动态超导磁体、大功率多重变流器、耐高压集成模组、高激振悬浮构架、高精度定位测速、密闭空间管道无线通信、全过程安全控制、高精度轨道智能巡检等关键技术,初步验证了高速飞车系统总体方案的正确性和工作的协调匹配性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由于氦气的低温超导性,它是作为磁共振和核磁共振超导磁体的理想冷冻气体,氦气可实现-451华氏度的深冷温度,有效获取内脏器官和组织等的高分辨率图像。 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
超导磁体监控主要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对磁体状态信号进行采集和系统监测,可对超导磁体失超信号提供精确检测,并设置相应的失超保护手段,防止磁体失超损毁。同时提供补偿手段来减小噪声对失超信号的干扰,减少系统误动作发生率。主要工作包括磁体电流、磁场、温度等各类信号的集成与分析,失超传感器设计与维护,磁体相关子系统设备状态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