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雷纹
建筑装饰设计在国内的发展的历程。早在原始社会的居室里.我国古建筑中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九大石刻中,蒲台岛石刻为早期被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石刻。“蒲台石刻”,又称“摩崖石刻”,位处南氹石壁之上。早在石刻被正式发现前,岛上的渔民间就有关于蒲台岛石刻的传言,据说石刻之所以能在1960年被学者发现,全赖有渔民的提示,但此点就无法考证了
湘潭博物馆馆长潘莉,带着我们来到博物馆三楼“馆藏赏珍”,商末兽面云雷纹青铜戈、元末缠枝牡丹纹青花瓷罐、清木雕人物山水围屏、玉雕黄瓜等八件藏品,是博物馆的珍品,也是湘潭历史的最好见证,见证着“小南京”、“金湘潭”的兴与衰。m2R潇湘晨报网 元末缠枝牡丹纹青花瓷罐,是湘潭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馆藏一级文物的造型为元代罐类中的饱满型,外壁以青花为饰,花纹繁密,由上至下分为缠枝花叶、缠枝莲花、缠枝牡丹、卷草纹、仰莲瓣纹五层。元代青花的价值,是近些年才逐渐被人们重视的,1988年,湘潭马家河派出所端掉一个文物贩卖团伙,缴获这个青花瓷罐时,湘潭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当时没有对这个青花瓷罐引起足够的重视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撇口,束颈,溜肩,圆腹下收,平底,腹部对置双环形系,便于穿绳。红陶胎,颈、肩部位以黑彩云雷纹做装饰,为典型的马家窑文化早期器物。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年代距今约为5000年-4000年,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建筑装饰设计在国内的发展的历程。早在原始社会的居室里.我国古建筑中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新店镇浮村北·青铜时代-汉代]1955年发现,1957年发掘。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达3.7米。共出土青铜时代石器和陶片4435件、汉代板瓦和筒瓦1万多件
建筑装饰设计在国内的发展的历程。早在原始社会的居室里.我国古建筑中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