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cuo
广福桥又名溪源桥,位于屏南县岭下村村北,东南—西北走向,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清嘉庆十二年(1806)重修,桥长32.5米,宽4.8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距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间48柱,双坡顶,屋中梁为重梁(双梁)。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广利桥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溪源宫摩崖石刻,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溪源村溪源宫东西方向岩壁上。始刻于明代,东向岩壁上为古摩崖石刻群,有明嘉靖蔡梦龙、清乾隆赵芝伯、杨昌范,清光绪郭柏苍游记题刻共四处;西向岩壁上为新摩崖石刻群,有陈立夫、卢嘉锡、郑乃珖等名人题字题诗七处。溪源宫摩崖石刻是研究旗山人文景观的珍贵史迹
据载千乘桥始建于南宋。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明末,千乘桥毁于洪水,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在桥头建石坊一座。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千乘桥再毁于洪水,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由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捐重建
六锦官山桥位于闽侯县大湖乡六锦村官山自然村,是古时官山通往江洋与福州新店、北峰的唯一通道,为木构平梁风雨廊桥,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重建,同治年间重修,脊檩上有“咸丰岁次戊午恤冬谷旦仝立”题款。廊屋面阔四柱三间,进深六柱五间,抬梁式木架构,悬山顶,上覆以青瓦。全长11.8米,宽4.7米,廊屋两边设护栏,南边有神龛,主祀玄天大帝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梅坞社区佛寺巷54-60号,建于民国初期。建筑主体西偏南45度,占地面积34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双层西式楼房,殖民地外廊式风格。建筑高7.8米,面阔五间(19米),进深13米
[新店镇浮村北·青铜时代-汉代]1955年发现,1957年发掘。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达3.7米。共出土青铜时代石器和陶片4435件、汉代板瓦和筒瓦1万多件
妙峰山摩崖石刻及碑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妙峰山,山上原有摩崖题刻25段,题刻中有诗刻,榜书、题名等。现尚存诗刻一段,榜书五段,西偏北25度。碑刻一通,圆首,高2.23米,宽0.92米,厚0.185米,行书
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南。该桥始建于宋,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