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
张小艳教授,1975年9月生于贵州余庆。1996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导师王锳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起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4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导师张涌泉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6年9月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2013年12月起任教授。主要从事敦煌学及近代汉语词汇、文字的研究
澎湃新闻([URL])记者从邵燕祥先生多名友人处获悉,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8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据中国作家网介绍,邵燕祥出生于1933年,父为汉族,母为满族,浙江萧山人,中共党员,1948年北平中法大学肄业。邵燕祥1949至1957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改正后至1984年任《诗刊》编辑,1980年成为笔会(PEN)北京中心会员,中国作协第三届理事,第四、五届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
个人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教授、博导,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发布者:陈勇华发布时间:2022-04-06浏览次数:4335 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二级教授。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管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贵州省人民政府咨询顾问、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黔灵学者,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和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博士导师。 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农村经济研究
强大的研发团队,聚集了材料研究、新产品开发、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等方面的人才,不断对多层板、HDI板、金属基板、挠性板、刚挠结合板、高频板、特种PCB板等加工技术进行改良,大幅提升工艺水平,引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景旺积极参与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制定,共参与IPC2223《挠性板设计分标准》、IPC6018《高频微波印制板的鉴定及性能规范》等14项行业标准的制定。 获得170多项发明专利和2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全国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通过18项国际先进技术的科技成果鉴定,17项国内领先技术的科技成果鉴定,并多次获得省、市、区各级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奖
英语教研室隶属于公共教学部,主要承担全校各专业的大学专科英语教学工作、英语应用能力等级A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培训辅导工作,组织全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英语竞赛和英语活动。 英语教研室有一支积极进取、朝气蓬勃、团结和睦的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9名,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党员5人,青年骨干教师5人,学院教学之星1人,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5人
为凝聚和壮大网络正能量,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2015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今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人民网、环球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五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承办,其他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参与协办。 本次活动主题是“传递正能量,网络更清朗”,旨在评选和集中展示一年来在重大政策、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网上正面引导作用的优秀人物和作品,倡导广大网民自觉传播和弘扬正能量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助动器。一直以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在搭建科技平台,促进基础与临床融合等方面狠下功夫,近年来,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学科建设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学科建设成绩裴然。医院妇产科学、儿科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出生缺陷与妇儿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和“发育与妇儿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早期发育与损伤的基础与临床嵌合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育缺陷控制与修复重建”为四川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小儿血液病及小儿肿瘤诊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9月15日至16日,2020年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昌平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项成果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1项。 理学院赵震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机动车尾气排放PM2.5高效催化净化技术”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公管院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入选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篇优秀调研报告” 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遴选结果。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新中国70年乡村道德发展的一个村庄样本——基于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的田野调查》入选全国“百篇优秀调研报告”。 实践以中国乡村道德发展为主题,助力乡村振兴与乡村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