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钠
8月24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告,通报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通告称,近期,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8类314批次样品,检验合格308批次,不合格6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食品工业中,人造甜味剂以其低热价廉的特点占有重要的地位,食用的人群不仅有糖尿病病人,而且包括越来越多食用低能量食品的人群。目前最常用的人造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纽甜。其中,甜蜜素的钠盐和钙盐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医疗产品中
【性状】: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能缓和酸、碱味,掩盖食品中添加糖精的苦味并增强甜味
又到了枣子大量上市的季节,近日,网络上又出现一种名为“糖精枣”的东西,该物品实为滥用添加剂将鲜枣变红、增甜后的枣。9月1日,海口市查获了一辆货车上的3.3吨“糖精枣”并且据调查,现仍有部分“糖精枣”已经流向了市场。 9月1日凌晨,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获封存了一辆货车上的3.3吨疑似问题青枣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六偏磷酸钠、苋菜红、柠檬黄、亮蓝。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的液体药剂特别容易发霉变质,常需要加入一些附加剂
质检总局公布山葡萄酒产品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消息】 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山葡萄酒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山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吉林、辽宁、黑龙江、广西等4个省、自治区50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8%。 此次抽查依据QB/T1982-1994《山葡萄酒》、GB/T15037-1994《葡萄酒》、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山葡萄酒产品的酒精度、总糖、滴定酸、挥发酸、游离二氧化硫、总二氧化硫、干浸出物、铁、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肠道致病菌、铅、苋菜红、胭脂红、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甜蜜素、安塞蜜、感官以及标签等21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据国务院办公厅消息,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膨化食品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5个省、直辖市66家企业生产的79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5%。 本次抽查依据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对膨化食品的卫生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总砷、铅、铝和理化指标水分、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以及感官品质、标签进行了检验
本文摘要:此次抽查针对食品生产环节的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食糖、酒类、蜂产品、类似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剂共10大类2273出厂的食品,其中不合格产品56出厂。市民在出售调味品时要擦亮眼睛,调味品相左… 此次抽查针对食品生产环节的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食糖、酒类、蜂产品、类似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剂共10大类2273出厂的食品,其中不合格产品56出厂。 此次抽查针对食品生产环节的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食糖、酒类、蜂产品、类似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剂共10大类2273出厂的食品,其中不合格产品56出厂
用关系网织就暴利,8元产品卖到上万。 摘要:调味豆干、熟肉制品等休闲食品菌落总数超标多。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今年第三期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显示,34批次加油站便利店出售的预包装食品检出不合格
一、食品添加剂简介: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对食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不是食品的基本成分,尽量在用于食品之前已在试验室中进行多次安全性测试,但违禁、滥用以及超范围、超标准使用添加剂,都会给食品质量、安全卫生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