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
大司农为中国古代官名,秦代时有治粟内史,掌理国家财政,至汉景帝时改名大农令,汉武帝时再改为大司农,为汉代九卿之一,其属官有五个单位,各设一令一丞,其中太仓掌米谷库储,均输掌物资供应,平准掌物使调节,都内管理国库,籍田皇管皇帝躬耕事宜。此外后来汉武帝新设的盐铁专卖也归大司农管理。曹魏司农王思宏作水碓,免归田里[1]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
回收钱币学在近代考古学建立以前,是隶属于传统金石学的一个门类,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以后,随之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1936年,丁福保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古泉学会,发行会刊《古泉学》杂志,提出了古泉学这一名称。1954年,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创立了回收钱币学这个概念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