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
来源标题:中国何时成为高收入国家?在15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经济半年报,并且回应了很多热点问题。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杨可佳 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据新华社电 平台“造星”,网络狂欢。随着不少网络平台将短视频与直播功能相结合,网络直播热度依然很高,其背后的问题仍值得关注。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获悉,按照公安部“净网2018”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北京网络安全系统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展对短视频类网站专项整治,共清理违规短视频140余万部,关闭违规直播间53万间,封停违规账号80万个,行政处罚违规平台3家
中医:最适合夏天的,可能是这4种“热食” 酷暑天里,人们自然想靠寒凉食物来消暑散热,冷饮、冰西瓜成了不二选择。 但如果你一味“贪凉”,可能导致寒气入体,累积新疾。夏天适当吃点“热”,有利于保持体内寒热平衡
三伏穴位贴敷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在中国旧历接起的“一伏”,“二伏”,“三伏”期间,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疾病的传统中医外治疗法。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效,此时贴敷穴位,能温阳益脾,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三伏之时连续贴敷三至五年,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减轻患病症状,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6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规、小目标”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定个小目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当选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洪荒之力、葛优躺、吃瓜群众、蓝瘦香菇……”在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以下简称《绿皮书》)中,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曝光度”极高的词语当仁不让地获选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伏天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之内,人们一般都会开始种植一些农作物,农民一般会很重视伏天的时间,不仅仅可以享受丰收的喜悦,同时自己还可以种植一些适合的农作物,那么2022年7月几号入头伏呢? 2022年头伏是哪一天? 2022年头伏是7月16日,头伏的时间是10天,末伏的时间也是10天,这是固定的,但是中伏的时间有10天和20天之分,这也就导致了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之分。 怎么计算入伏时间? 按照传统的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也就是说,夏至节气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庚日”是根据十天干十二地支计算的,每10天一个庚日
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6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规、小目标”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定个小目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当选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洪荒之力、葛优躺、吃瓜群众、蓝瘦香菇……”在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以下简称《绿皮书》)中,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曝光度”极高的词语当仁不让地获选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新华社天津7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7月16日,迎来初伏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时节又到了,高温、高热、高湿将成为这一时段的常态。 “三伏”也叫“暑伏”,是头伏(也叫初伏)、中伏(也叫二伏)和末伏(也叫三伏)的总称。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