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
温度是管壳式换热器运行中主要的操控工艺指标,通过在线仪器检测及检查换热器中各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的变化,可以分析、判断介质流量的大小及换热情况的好坏和是否存在内漏等。该设备在使用时要防止温度的急剧变化,因为温度剧变会造成换热器内件,特别是管束与管板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导致温差应力的产生,从而引起管束与管板脱离或局部变形及裂缝,甚至还会加快设备腐蚀、产生热疲劳裂纹。 水主要是作为冷却介质使用的,水的出口温度要尽量控制在38℃以下,不宜超过45℃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而碳酸根离子便是导致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碳酸根离子在水中很容易水解,然后产生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
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碳酸氢根HCO3-是酸式根离子,和氢氧根OH-离子反应生成正盐根离子CO32-和水H2O。以NaHCO3与NaOH反应为例
树脂在贮存或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在5-40°C的温度环境中,避免过冷或过热,影响质量。若冬季没有保温设备时,可将树脂贮存在食盐水中,食盐水的温度可根据气温而定。 新树脂的预处理: 新树脂常含有溶剂、未参加聚合反应的物质和少量低聚合物,还可能吸着铁、铝、铜等重金属离子
由于不停机清洗,一般输灰管道内压力较大,酸与垢反应生成大量CO2气体,当输灰管线距离较长时,在这个体系中,参加清洗反应除酸外的物质有:气体CO2、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CO2)、碳酸(H2CO3)、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根(CO32-)、灰垢(CaCO3)、活性氧化钙(CaO)组成的反应体系,并存在这样一个反应平衡: CO2(气) CO2(液) K=10-1.5 操作方法是:清洗前,先按管道中总垢量估算出所需的酸量,再根据灰水流量及酸度计算出加酸速度及输灰管运行清洗缓蚀剂和管道清剥离剂的加入流速。清洗时,在灰管前端取样点每隔30 min取样测试酸度,并通过加酸的流量调节来严格控制酸度。清洗后期,在灰管末端每隔15 min取样测试pH值,当pH值达到一定数值并保持30 min不变时,可判定清洗结束
许多客户在使用阻垢剂时涉及了解一个事项就是阻垢剂的比重问题到底比重高好还是低好?今天小编就这个问题为您做一下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了解. 一般来说同一配方下的阻垢剂当然是比重越高越好.但是也应区别应用范围比如说有的阻垢剂是专门用于防止碳酸盐结垢的有的是用于防止硫酸盐结垢的有的是用于防止磷酸盐结垢的有的是用于防止二氧化硅(硅酸盐)结垢的等等. 大家都知道碳酸盐的结垢预防措施容易控制即使不加酸也可以有效控制碳酸钙的析出原理很简单加盐酸或硫酸调节原水pH值使得碳酸氢根离子在一定酸性进水中不水解成碳酸根即可.所以往往有时在不加阻垢剂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防止碳酸钙的析出.但阻垢剂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因为硫酸盐 、磷酸盐 、二氧化硅的结垢过程比较复杂控制起来也较为不易特别是硅酸盐的垢类往往还可以与铁离子 、锰离子 、铝离子等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在一起从而使清洗过程变得更为不易.但此类阻垢剂的配方以及生产工艺也较为复杂所以不能单从比重上来判断产品质量的高低. 所以综合考虑起来阻垢剂质量的好坏不单从比重高低来判断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总得来说可以通过样品小试可以测量产品阻垢率这是很不错的一个判断标准.
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碳酸氢根HCO3-是酸式根离子,和氢氧根OH-离子反应生成正盐根离子CO32-和水H2O。以NaHCO3与NaOH反应为例
茶水表面的膜是什么?虽然说它看起来像一层油,但其实这层膜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组成的。前者主要包括碳、氢和氧元素,后者则是碳酸盐和一些氢氧化物。其中钙离子和钠离子来自于水,钾离子、锰离子和铝离子则来源于茶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锅炉在人的民生活中算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工业锅炉清洗中的发电锅炉、蒸汽锅炉以及民用锅炉中的洗浴锅炉和热水锅炉等等,各种各样的锅炉。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是水在经过高温后里面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与水中的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分解出进而沉淀形成的,一般水中含钙离子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碳酸钙。 水垢对锅炉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锅炉寿命和燃料使用两个方面上
海水淡化设备的脱盐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海水淡化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脱去海水中的盐分,使产出的淡水能够达到使用的标准,但是,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脱盐率会发生变化,产水水质自然也会发生变化。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的脱盐率呢?下面就来为您介绍! 反渗透膜系统对进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随着水温的增加,水通量几乎线性增大,同时盐份的透过率也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