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丰富个人知识学养,启迪学生投入学习,向来是良师的应尽之责。为助教师发展专业,文学院推出不同资助计划,鼓励教师提升教学质素、培育学生语文能力、掌握网上教学、设计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包括与海外合作伙伴推出联校课程/活动),以及推行电子教学与创新教学模式等。 教学发展及语文培训补助金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提供予各教资会资助大学,以提升教学质素及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增强部门内部凝聚力,增进同学们对部门工作的认识,展现各个部门风采魅力,文学院于11月24日上午在讲堂群110举办了第三届部门风采大赛,文学院团委所有部门都参加比赛,以此彰显文学院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次大赛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大赛伊始,主持人上台,向同学们介绍办赛宗旨和各个评委,使同学们对比赛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去香港读研,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且其课程设置与实践密切结合,接轨就业,加上港府对于留学生的许多签证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内地学生把香港留学作为第一选项。 在全球疫情影响下,香港地区的高校申请不降反升,比如港前三的申请人数较去年均增长30%。 想申请香港留学的同学们都准备到哪一步了呢?港校的申请大都是采取的先到先得的原则,这里给大家整理了2023Fall港前三申请截止时间汇总
曹胜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香港浸会大学(简称浸大;英语: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是香港第二所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为一所具有基督教教育传统的公立大学,以“全人教育”为其教育目标及理想,其校训为“笃信力行”。 校徽与标志: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校徽和标志。校徽于1956年创校后便开始使用,由三种图案:圣经、波浪和绳结组成
为进一步推动部队生源定向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处积极协调自治区人社厅,于近日组织文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政法学院、财经学院等6个学院的2021级部队生,分别在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财经学院校区召开了3场定向协议签订会。自治区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吴小青一行3人和招生就业处领导均到达3场定向协议签订会现场,相关学院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相应会议。 在各校区定向协议签订会现场,吴小青与其同事邓珠卓玛向所有部队生源详细解读了西藏自治区定向就业的政策及形势,积极与我校部队生进行正面交流与沟通并进行了现场答疑解惑
安徽天长人。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曾先后在学校、报社、出版社任教师、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副社长,1997年底调安徽文学院任专业作家、副院长
李伟,男,1982年1月生,安徽太和人,文学博士,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师从陈文忠教授)并留校至今,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科研。2010-2013年于上海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师从杨文虎教授),201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简称浸大;英语: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是香港第二所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为一所具有基督教教育传统的公立大学,以“全人教育”为其教育目标及理想,其校训为“笃信力行”。 校徽与标志: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校徽和标志。校徽于1956年创校后便开始使用,由三种图案:圣经、波浪和绳结组成
为传承弘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建功新时代,12月9日,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心铭一二·九 青春谱华章”纪念“一二·九”运动84周年集体诵读比赛在畿辅文化会堂隆重举行。 活动中,14个学院代表队用朗诵、音诗画、情景剧等形式,深情演绎了《不忘一二·九 共图中国强》《铭记历史 筑梦远航》《青春中国》《复兴之路》等篇目,艺术再现了84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充分展示出青年学子真挚的爱国情感。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音乐舞蹈学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信息工程学院代表队、文学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美术与设计学院代表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代表队、知识产权与财经学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