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
(1936.4-)安徽省砀山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9月起,在南京师范学校(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执教书法,1986年4月晋升为书法教授。曾任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执教于国立爱知教育大学书法系
张学勇,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龙马学者特聘教授,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黄大年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北京市课程思政名师,中国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CPA),北京市应急委员会金融小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与金融科技( Fintech) ;公司并购、重组、IPO与价值创造;投资者行为与实证资产定价;量化投资策略构造与数据回测;共同基金与对冲基金的业绩评价、策略分析;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的投资策略与回报渠道
孔北华,男,1961年8月,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第一层级)、山东大学齐鲁医学杰出名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先后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副院长和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梅顺齐,教授、博导,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021年12月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担任纺织机械(智能制造方向)实验室主任,兼我校“先进纺织装备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纺织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团队负责人。梅教授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纺机协会理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委会常务;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Textile R. J. 、中国机械工程、纺织学报等权威期刊审稿或编委
车品觉先生出生于香港在美国、英国、澳洲等地接受西方教育,曾于INSEAD商学院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进修。多年来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著有《决战大数据》及《数据的本质》,编译《资料驱动的智慧城市》。 车先生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曾任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创立阿里数据委员会及成为首任会长,现任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专家合伙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导师、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京东数科首席数据顾问、微众银行顾问、Talking Data 首席顾问、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成员、香港特区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教师及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及香港特区贸易发展局创新科技委员会委员
黄泰岩,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年会秘书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校长、辽宁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入选北京市第一批跨世纪人才、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教育部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辽宁省攀登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本报讯】中央研究院院士、本校产业经济学系特聘讲座教授麦朝成,将于18日(周六)上午10时10分在台北校园 D222演讲,讲题为“欧债危机与欧盟未来”。麦朝成主要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本身专长于个体经济学、区域及都市经济等方面,在经济相关议题研究上,都有极为杰出的研究成果。卸下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一职,于民国91年到本校服务,近期荣获台湾经济学会颁发“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对区域经济、国际贸易领域及政策建言有着卓著的贡献
注重研究生的全方位培养,科学合理制定培养计划。2009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2017年团队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荣誉称号,201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伯乐奖,2021年获陕西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已指导毕业博士生62名,硕士生83名
日本冈山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研究人员利用独创的方法测定了酵母菌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发现大多数基因即使复制100次以上,细胞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一些基因只复制数次就会引发细胞死亡。 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弄清唐氏综合征、癌症等因染色体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冈山大学特聘副教授守屋央朗率领的研究小组,使用约有6000个基因的酵母菌进行实验,调查它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即基因复制次数到何种程度时会导致细胞死亡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01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和生物物理系进行博士后深造,于201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担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异常机制,发明了一系列的高时空分辨率生物医学成像的可视化手段,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ethod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等多个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