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动物研究所是一个科研建制完整、结构较合理的综合性研究所,按其主要研究方向分别设有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还设有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包括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等四个联合研究单元。所内设有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
本会发展至今,会员已近一千八百人。由于全体会员之共同筹划支持,加上历届理事长、秘书长及学会全体同仁之戮力经营,始得有今日之规模。而为借重先进人士之经验,目前本会敦聘徐立德先生、王建煊先生、许士军先生、刘水深先生为名誉理事长,以期薪火相传,增进会务之发展
叶桂中,女,研究生班学历,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会计教育。现任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所长,区级精品课程《会计电算化》、区级《会计电算化》教学团和区示范性财务会计实训基地的负责人,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会计电算化优势专业负责人;被聘为中国高职研究会商科分会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商业经济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中心专家。 从事职业教育28年来(高职教育10年),一直坚持“以能力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带领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香港的环保产业主要涵盖6个业务领域,即(1)节约用水及污染控制;(2)空气及臭味污染控制;(3)节约能源;(4)废物处理、弃置及回收;(5)噪音控制及缓和;(6)环境顾问服务。 阅读文章 内地与香港政府于2017年6月28日签署两份新协议,分别是《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进一步充实CEPA的内容。其中,《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不涉及市场准入承诺或实质性自由化措施,而是为香港与中国内地未来的更紧密合作提出方向 阅读文章 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城市,又兼具与内地文化相通、地理相邻的优势
职业生涯:Mikolaj Knaflewski教授在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超过45年。他于1966年在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园艺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其后在该校园艺作物遗传育种系进行为期1年的实习。自1967年该校蔬菜系工作至2013年10月1日起荣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作为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承担了多项国家908专项海洋调查研究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科院海洋所始终以一盘棋的思想抓好项目管理工作,以质量为管理主线,在完成项目指标要求的同时,强调综合科研实力, 相似文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10月在青岛召开(具体地点及会议日程见第二轮通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办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
SAGE每年出版1100余种国际知名的同行评审期刊,学科涵盖人文社科、商业、自然科学、科技和医学等领域,内容超过1000000篇文章。SAGE出版的期刊100%经过同行评审,且根据2020年《期刊引证报告》,SAGE期刊表现优异: 超过55%的期刊收录于《期刊引证报告》 285种(次)期刊在所属学科分类中排名前30% 4月14日,SAGE资深讲师将就 “如何高效使用SAGE期刊资源,促进学术成果发表” 这一主题开展线上讲座,为您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助力。 本讲座为在线讲座,扫海报二维码注册参加;参与即有幸运好礼相赠!
压力作为钙钛矿薄膜晶格畸变和能带重构的有效方式,已在多铁性研究和光电子器件中被广泛应用。负压力则是通过晶格三维膨胀引发材料内部离子偏移和键角改变以实现物性调控,理论上具有更宽的压力范围和更强的物性调控效果。本次讲座将系统地讲解此体系中垂直结构演化、负压力形成机理和铁磁-铁电性质调控等基本问题
《创意与设计》是一份以产品创意设计研究为主体,兼及各设计专业方向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江南大学、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办,澳门京葡网站承,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杂志创刊于2008年,自2010年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 自杂志创刊以来,我们一直重视树立刊物的学术品位,弘扬本土设计理念,关注当代创意设计进程,探索高校设计教育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