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是根据同名热播的电视剧改编的。该剧塑造了一位农科院的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当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感人故事。马向阳是大槐树村长大的孩子,对故乡充满感情,一腔热血来到家乡,一心要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吕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2019年5月9日,山东省吕剧院“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菏泽学院,在艺术实训中心演播厅为我校师生演出了传统吕剧《姊妹易嫁》,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于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9月12日―13日,东营银行・2020中国东营・黄河铁人三项冠军赛暨黄河入海生态铁人运动旅游展示赛在美丽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举行!东营黄河铁人三项赛将是黄河主题铁人三项赛的首站比赛,也是2020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东营举办的具有黄河口特色的一项赛事活动。 在赛事前,吕剧、短穗花鼓等非遗项目和中华武术、锣鼓等文艺展示在铁人三项比赛场地上上演。悠扬的音乐、强劲有力的鼓点响彻整个现场,演出以《中华武术》拉开帷幕,歌曲《等你在黄河口》唱响黄河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喜滋滋新人并坐锁金账》、短穗花鼓《欢庆》让观众感受到东营的文化魅力;以欢快喜庆的舞龙舞狮结束了本次表演,彻底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
11月25日,一场主题为 “温情初冬 火热南山”的大型文艺演出在集团公司南山大剧院火热开演。 本次演出由集团公司主办,南山音乐学院承办,教育系统各院校、老年人健康活动中心、诚德物业艺术团等单位文艺骨干参加了演出。公司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在籍村民、企业员工、小区业主和师生代表上千人现场观看了演出
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º5′,北纬38º15′之间。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截至2016年底,东营市下辖3区2县,总人口215.46万人(2017年)[1]
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近日在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首演。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的诗化意象舞台、弹幕式的字幕机、现代音乐融合沪剧唱腔,打造具有生活质感的“古典漫画式”戏曲作品。 《假如我是状元郎》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19级戏曲导演专业毕业生协同上海市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联合创作
楚风无力乌云卷,江城呜咽向天叹。瘟神无情侵生灵,一声号令来请战!…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滨州市各机关各组织积极发动,广大党员、群众、退伍军人等,都积极的投入到这场防疫攻坚战中,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捐款捐物和在一线防控,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役。 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优势,为战胜疫情充分发挥舆论阵地,创编了吕剧小戏《永不褪色的橄榄绿》,是根据滨州市邹平县一名退伍军人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来,本故事围绕退伍军人刘新军疫情期间,自发组织退伍军人、党员,结成抗疫先锋队,服务当地群众,并且把自己一半退伍费捐献,用于家乡疫情防控的故事
吕剧《三女拜寿》讲述的是有一老财主生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皆嫁有钱人家,唯三女儿嫁一穷书生。三女儿和女婿因家境贫寒在拜寿中备受岳父母和姐姐姐夫的冷眼与嫌弃,后来三女婿发奋读书,苦尽甘来高中状元,以德报怨帮助落难岳父母。剧情跌宕起伏,精彩生动,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讥讽嫌贫爱富之人的同时赞扬了中华民族爱老尽孝、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是根据同名热播的电视剧改编的。该剧塑造了一位农科院的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当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感人故事。马向阳是大槐树村长大的孩子,对故乡充满感情,一腔热血来到家乡,一心要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º5′,北纬38º15′之间。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截至2016年底,东营市下辖3区2县,总人口215.46万人(2017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