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演不衰
吕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2019年5月9日,山东省吕剧院“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菏泽学院,在艺术实训中心演播厅为我校师生演出了传统吕剧《姊妹易嫁》,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于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传统豫剧《三哭殿》是一出久演不衰、唱段广为流传、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力的唐(喜成)派名剧。将它搬上银幕,不仅满足了当代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对于传承豫剧唐派艺术、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哭殿》的最大看点是河南戏剧名家大荟萃,汇集了河南省豫剧界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顶尖人物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杜岩卿 王岩,通讯员 田欣)1月26日下午,石家庄丝弦剧院掌声、叫好声不断。作为“红红火火过大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实践活动暨“丝弦优秀剧目展演”的首场演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表演的看家戏《文王访贤》受到了省会戏迷的热烈欢迎。 此次展演由石家庄市文旅局、市艺术研究院主办,市丝弦剧团承办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于1964年9月26日。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海南岛
杨家将的故事家传户晓,以此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久演不衰,其中《穆桂英挂帅》更是梆子戏的代表剧目,观众尤对中年穆桂英重掌帅印再度领兵的故事百看不厌。是次由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莉沙担演穆桂英,甚具看头。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兼梅花奖得主,扮相俊美典雅、嗓音甜亮、功架扎实,把竭力保家卫国的穆桂英,演绎得淋漓尽致
1月26日下午,丝弦剧院中掌声、叫好声不断,作为“红红火火过大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实践活动暨“丝弦优秀剧目展演”的首场演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表演的看家戏《文王访贤》受到了省会戏迷的热烈欢迎。 下午4时,大幕准时拉开,观众津津有味地看起戏来。《文王访贤》是一部石家庄丝弦的代表剧目,该剧唱做并重,舞台呈现绚丽耀眼,唱腔原汁原味,堪称经典
碗碗腔也是陕西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之一。它的音乐优美,唱腔细腻,多用来演唱爱情之类的“文”戏。碗碗住流行于 渭北的大荔县、澄城、合阳、蒲城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