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
杨晓雯,女,儿科专业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医院副院长。山东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遗传优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远程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院协会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山东省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1986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儿内科临床医疗及医疗管理工作三十余年,先后担任医务处副主任、质量管理科科长、医务处主任职务,2010年12月任副院长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1月,是国家规划的14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位列中国煤炭企业50强第8位和世界500强企业第445位,拥有阳泉煤业、阳煤化工、太化股份三个上市公司。 化工产业是阳煤集团最大的非煤主导产业,目前全资或控股企业25家,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新疆四省区,涉及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农用化工、化工装备制造六大版块。拥有化工专利技术246项,晋华炉气化技术、R-GAS高灰熔点粉煤气化技术、大型氨合成技术等多项独创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否则,为研究提供参考。均受《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条约的,未经中国科技情报网及/或相关人书面授权,详情3、合作研究:包括了会员机构在研和已结题的可公开科研项目信息,网站所发布的一切内容,情报网管理机构是公益类的非营利***机构,相应由中国科技情报网及/或相关人享有。推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的业务发展和业务合作
金晓,女,198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龙口市人,硕士,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现任工学院纺织系教师
详细介绍:教育和工作经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影像专业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影像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磁共振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曾先后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医学影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是磁共振技术、神经影像和相关科研工作。 社会和学术任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腹部学组全国委员
马晶,副主任医师,从事白癜风临床诊断治疗30余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皮肤病理学专业,早年曾在北京、吉林、美国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皮肤病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各类 型、期型白癜风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顽固性、复发性及大面积白斑等均有独特的见解及造诣,其发表的论文,多篇被刊登、收录在国家权威杂志《世界临床医学》中。 为提升国内地区白癜风医疗水平,实现互帮互学、优势互补、成都博润早年间派出骨干医师外出带教,马晶主任积极报名参加了外出帮扶带教工作,近年间曾对西安、武汉、沈阳等当地的白癜风机构进行带教、临床指导;期间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顺利完成外出帮扶任务,即日起回归成都博润白癜风医院长期坐诊! 马晶主任多次应邀参与国内外重大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议,“第七届自然医学学术大会”、“大面积白癜风诊疗新技术研讨会”等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地区、省市科技成果奖,对我国在白癜风的科研和治疗上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医疗保障
库拉波娃现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和陶瓷科学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新型陶瓷材料、陶瓷基复合物、高力学性能金属基复合物开发及新材料合成,以及固体电解质组分及微观结构对陶瓷电导率的影响。已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22个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叁级; 环境卫生作业企业资信等级证书(乙级); 春天生态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修复、文创环境营建、乡村产业等领域卓有成就,其中在耐盐雾植物种质及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处国内领先地位,拥有11项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 与厦门大学合作成立“耐盐植物与生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承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与海岸带修复技术”。 共同研发湾区生态修复技术,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GCP办副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2项、国家“重大慢病”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国家和国际科研项目及新药研发项目70余项;获国际及省部级科技奖5项,已发表SCI论文48篇,获得授权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主要从事新药临床试验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曾为国家建工部西南建筑科学研究所。历经多次变革和发展,已成为专业门类齐全,科技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建筑科研机构。特别是2001年转制为企业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确立了“科技与创新是立院之本,开发和技术服务是生存之源,发展和改革是强院之动力”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调整组织机构和专业结构,在巩固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基础上,立足创新,兴办科技型企业,现在已发展成为承担科研、质量检测鉴定、勘察设计、监理、咨询、专项施工和新产品开发等各项业务的综合性研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