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第八届湖南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主场报告会在长沙召开【消息】 华声在线12月21日讯(湖南日报记者 尹虹 通讯员 李紫薇) 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为主题的第八届湖南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主场学术报告会今天上午在长沙召开。本届学术年会论文获奖作者及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科类社会组织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报告会上,省文化厅厅长禹新荣,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明贤,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刘解龙,省政协经科委主任、中南大学教授吴金明,湖南商学院教授柳思维分别作了题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 加快湖南经济强省建设》《协同推进新时代的生态强省建设》《新时代与科教强省》《关于一带一路战略与开放经济新阶段》的主旨演讲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任全国机械故障诊断学会理事、全国转子动力学学会理事、山西振动工程学会理事、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会员。读博期间于2011.10-2012.11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去美国威尔克斯大学博士联合培养一年
11月2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邢志忠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北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因学科建设需要,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现面向海内外诚聘青年拔尖人才。 招聘条件: (一) 陕西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或省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 (二) 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3周岁(其中已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者,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具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本领域ESI高被引学术论文1篇,或SCI一区期刊学术论文2篇,或SCI二区及以上期刊或影响因子大于3.0的学术论文5篇,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 国内顶尖高校(所在专业在国内学科位次百分位排名前10%或所在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排名前三)或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 2. 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且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或博士后在站期间作为核心成员(排名前三)参与过其导师主持或负责的境外科研项目(相当于国内国家级); 3. 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任副研究员或相当职务,期间主持过国家级项目; 4. 具有2年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副(助)研究员职位。 薪酬待遇: (二) 自然科学类提供6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三) 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至副教授六级岗,聘为硕士生导师,配套专属的研究生招生指标; (四) 按照《陕西科技大学人事代理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配偶工作
扬州大学妇女联合会副会长,扬州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扬州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先后两次赴德国联邦农业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与合作研究。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和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积累大量眼科手术经验,完成大量青光 眼、眼表及眼部整形手术。具有丰富的青少年及儿童近视诊疗经验。 1997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眼科一线临床工作,并 承担科室教学培训工作,曾在广州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一年,并作为福建省第六批援 疆干部,在支援医院带领眼科团队开展眼科诊疗活动,完成多例复杂眼整形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
张如学,男,1971年2月出生,湖北利川人,土家族,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现任一分快3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
龚力军 1957年7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三级)。1980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现任宁夏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主任;兼任宁夏统战学会理事;宁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会员
安林瑞(1980—),女,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研部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的教学科研咨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党政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等,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编著《地方人大代表工作概论》一部。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一项
我校启动首批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建设|世界杯2022押注平台app 本文摘要:7月8日下午,我校首批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博士论文评审会在南林大厦举办,校党委书记蒋建清、校长王浩等参加评审会并兼任评审专家组组组长。评审会现场 蒋建清在讲话中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做到承托,学校将更进一步科学专责谋划、优化资源配置,大大增大对有研究基础和可行性项目的反对力度,力争生产量更加多具备标志性的科研创意成果,更佳地增进我校国家“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7月8日下午,我校首批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博士论文评审会在南林大厦举办,校党委书记蒋建清、校长王浩等参加评审会并兼任评审专家组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