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篇
1944年10月出生,浙江金华人,土木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导;华东交通大学岩土工程院士工作站领衔院士。1967年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是浙江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博士
陆灯盛,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曾在印第安纳大学(2001-2012 博士后、助理/副/高级研究员)、密歇根州立大学(2012-2018,教授)等高校工作。已发表140余篇SCI论文,在Google Scholar Citations中显示被引用2万4千多次
5月18日,记者从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获悉,在5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的“2020软科中国独立学院排名”中,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排名第17名,在上榜的234所独立学院中成绩优异,位居河南省独立学院第一。 据了解,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自成立以来,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努力推进内涵建设,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00多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0余篇,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6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主讲嘉宾介绍: 高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专家工作组组长;多年从事唐宋诗词学、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荣誉;出版《江苏词文化史论》《南京古代文化变迁与文学演进》等多部学术论著,在《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在辽宁舰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开设文化讲座数百场,深受观众喜爱。 讲座简介: 唐代文化丰盛、热烈、光彩照人;宋代文化清瘦、典雅、精气内敛。唐宋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各种文学艺术形态,以及唐宋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精神气质等方面
朱建勋,2003年东南大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兼任国家建筑材料工业科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铀同位素分离分会委员、国家秘密技术审查专家,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3月4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了2023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会,邀请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但斌教授作为主讲人。会议在线召开,由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杨芳教授主持。院长刘飞跃、副院长裴习君及3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
大连民族大学体育学科始于1993年1996年从原基础课教学部中独立出来,成立了体育教学研究部。目前,有专业教师19人(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博士1人),教学管理人员3人。其中,春蕾计划1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
报告时间:2022年11月11日13:30-15:00 张大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数控机床设计制造技术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机床动力学、微纳制造技术、静电喷涂机器人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十年来,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和重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国防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等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6件,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
万明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生导师,曾长期在交通行业和政府部门工作,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任CTTI来源智库百强“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理事、江西省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科技专家库专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领导批示近20次。主持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MOOC课程,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近期,由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幼儿教育》编辑部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本科组)”中,教育学院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本次60余所院校选送的1100余篇参评论文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2届毕业生共24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8名。 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评选委员会,采用双盲方式评选。 本届评选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