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发改委原则同意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建设6号线支线、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共5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1344.5亿元。 规划提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做好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协调好项目与水源保护地等环境敏感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征地拆迁等社会稳定风险,进一步稳定外部环境,深化各类风险的防范措施。做好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重点研究多线换乘节点方案,控制好车辆段和停车场建设用地,实现资源共享
记者8月15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顺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在组织第三方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评估验收,预计10月底前完成,年底将提出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建议名单。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正在开展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区涉及12个省份,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2.3%
我们使用蔬菜防虫网为的就是能够提高我们的产量,防止病虫害的伤害。但是如果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其效果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操作才能提高我们的使用效果呢? 首先,在选择蔬菜防虫网时,我们要了解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防虫网,遮光的程度不同;不同种类的蔬菜,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也不同
5月18日,廉江市自然资源局团支部组织八名志愿者,到廉江市城北樱花公园开展“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上午,廉江市自然资源局团支部的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到廉江市城北樱花公园大搞清洁卫生。这些志愿者身穿廉江市自然资源局标志的红色马甲,戴着手套,拿着垃圾夹、垃圾袋,对樱花公园、绿道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除
中新网西宁4月1日电(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湖景区管理局1日消息,近日,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青海湖景区管理局优化调整的共和管理分局、刚察管理分局、海晏管理分局,青海湖综合行政执法协调督导局,以及江西沟、黑马河、泉湾、小泊湖、沙岛、哈尔盖6个保护站全部挂牌成立。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专门安排部署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改革方案印发后,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积极推进“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三级组织机构设置,全力推动青海湖旅游控股有限公司脱钩划转,分别与海南州、海北州建立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协作联席机制,制定共和、刚察、海晏管理分局工作规则和青海湖地区综合执政执法协调督导方案,建立青海湖地区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协作配合机制和青海湖地区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扎实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2月2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北京举行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评审论证会,会议由自然保护地司二级巡视员袁小虹主持,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江建生、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王磊在线上参会。经专家组评审,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成功入选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2023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 评审论证会上,专家组通过申报资料审查、观看申报宣传片、听取申报补充陈述、专家质询等环节,经专家组闭门会议论证,一致认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完全符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条件,同意入选2023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
直播预告!5月24日,自然博物馆——带你开启生物多样性探索之旅!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期间,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将开展生物多样性大放送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指导,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等8家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共同发起。 即日起至5月28日,活动将通过央视频、科普中国等多家主流新媒体开展直播,连续推出城市公园、自然博物馆和热带雨林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故事,共同迎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召开。 5月24日(周二)上午10:00 还在等什么,大家快来围观吧~~~ (注: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均可收看直播;下载央视频APP,在央视频客户端参与互动还有精美礼品哟
黄山亦可指中国安徽省所辖的黄山市,和黄山市所辖的黄山区,以及同名的山,参见黄山 (消歧义)。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主体以花岗岩构成,最高处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果型扁圆、球型或倒卵型,成熟时皮色浅黄或浅绿,果肉浅红或深红。果甘甜,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根、叶、果均可入药,治疗痢疾、痔瘘、肠炎、腹泻等病症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施工现场一线,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工程测量、水力水文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体力学、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建筑施工、地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主要特色课程及专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 近三年就业概况:随着城市向纵深发展,为有效保护地面上的生态环境,科学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营建新世纪的地下长城,国家高度重视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