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器
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受到光照后自主唤醒,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6月15日正式进入第十九月昼工作期,即将执行一个全新任务:启程去探测一个在月球表面刚刚发现的小坑。 截至6月17日,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度过了531个地球日。在本月昼期间,两器搭载的科学载荷将按计划开机,继续月背探测之旅
近日,全球出现“红月亮”月全食的天文奇观。嫦娥三号探测器顺利度过月全食,进入了在月球上的第11个月昼。目前,着陆器状态良好,工作正常,巡视器已经超出设计寿命半年多
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要过哪“五关” 中新社珠海11月6日电 题: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要过哪“五关”?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出了“嫦娥五号”模型。记者了解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目前研制进展顺利。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轨道器组成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2月25日)是西方节日圣诞节,收音机前的你可能都和亲人、朋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节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还有两位离我们很远的面孔,还在紧张的工作的着。没错,她们就是刚刚发射不到一个月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
9月7日消息,当地时间7日凌晨2:15(北京时间7日凌晨4:45)左右,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印度“月船2号”着陆器在距离月球表面2.1公里的时候失去了信号,该组织将分析数据找出原因。印度“月船2号”探测器于7月22日发射升空。9月2日,其携带的着陆器与轨道器成功分离,开始朝月球表面飞行
中国科学院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10余家单位全面参与研制和海试工作,相关科技成果经受住了万米深潜试验的检验。其中,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完成钛合金载人舱、固体浮力材料、高速数字水声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机械手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保障“奋斗者”号“下得去、上得来”,并为潜水器提供了“眼睛、耳朵、嘴巴”“控制大脑”以及“灵巧的双手”。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作为“奋斗者”号的业主单位组织并保障海试成功,牵头研制“沧海”号着陆器和全海深视频直播系统,为万米载人深潜的电视直播提供了技术支撑
美国耗资3000亿的SLS火箭及登月飞船计划已经启动,预计2025年前后就能再次载人登月,中国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已经完成了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攻关。 据航天科技集团最新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今天开幕的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载人登月目前已经进行多轮方案深化论证,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具有更优的性能、更强的功能、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够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2名航天员登陆月球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1月10日,“玉兔二号”结束了“午休”被成功唤醒,继续展开对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电 (郭超凯)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完成第二十月昼工作,分别于7月27日10时20分和0时34分,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第二十月夜。 第二十月昼期间,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按计划开展常规探测,科学载荷工作正常,获取第一手科学探测数据。“玉兔二号”月球车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进,累计行驶里程490.9米
嫦娥四号,去更稳妥的地方,还是去未曾去过的地方? 月球为何值得嫦娥四号“走一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副总设计师张熇来告诉你。 离“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已过去整整18年。不过,“和平”号的回归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由15个国家合作的国际空间站继承了“和平”号的意志,继续担当人类探索太空的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