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受到光照后自主唤醒,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6月15日正式进入第十九月昼工作期,即将执行一个全新任务:启程去探测一个在月球表面刚刚发现的小坑。

截至6月17日,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度过了531个地球日。在本月昼期间,两器搭载的科学载荷将按计划开机,继续月背探测之旅。

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已知太阳系.大、.深和.古老的撞击盆地,并可能暴露月幔物质,为探测月球深部物质提供了天然窗口。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此区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目前,嫦娥四号探测器已在月背高效工作18个月昼,“玉兔二号”月球车累积行走447.68米,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

此前,在第十八月昼期间,“玉兔二号”为天问一号让路,配合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地面深空测控站的适应性改造,“玉兔二号”搭载的科学载荷并未开机,原地待命。

在通信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嫦娥四号着陆器上仅有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开机进行了常规探测。

此次开机,“玉兔二号”又有了新任务。根据第17月昼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科研人员在“玉兔二号”月球车当前位置西南方向约3米处,发现一个直径约为1.3米、深度不超过20厘米的小坑。小坑中央及东南方向存在反射率较高的物质,同周围月壤的亮度有明显区别。

本文转自人民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