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
报告时间:2022年7月9日上午9:30 个人简介:李乔,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茅以升桥梁研究所所长。1977年本科毕业于金莎娱乐app官方网站(时称东北林学院)道路桥梁专业,1983和1988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桥梁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近四十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桥梁结构健全性评估与施工控制理论、钢桥与组合结构桥梁性能、大跨度斜拉桥结构理论等
报告地点: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会议室(实验2号楼502室) 梅国雄教授简介:2002年4月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12月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4年12月破格聘为教授;2008年7月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2013年8月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4年12月入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2018年11月入选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2019年3月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2020年5月作为主要成员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十大团队奖牌(团队中唯一岩土工程代表);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排名1、2、3、8)、二等奖3项(排名1、3、3);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排名1、7)、牵头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93篇、一作和通讯作者62篇,其中高被引7篇、热点论文3篇;获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利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26项,14项实现成果转让;获国家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9项
发布者:李威震发布时间:2021-11-25浏览次数:10 2021年9月14日上午10:00 - 11:30,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晓光教授在线做题为 Social Proximity and Bank Lending 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青年研究员郦旭东主持,共120多人在线参与了学术报告。 杨晓光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宏观经济分析、复杂网络以及博弈论
院(简称铁科院)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铁路行业唯一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机构,也是中国铁路行业的最高院府、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建院近70年来,铁科院紧密围绕轨道交通行业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前瞻理论研究,成为中国铁路发展成就的主要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并为推动中国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铁科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已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机关高级政府官员、大型国企高级管理人才和铁路及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应李舟研究员邀请,2019年8月16日上午,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董大明研究员到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在406教室进行题为《水体污染的激光光谱探测方法—从传感器到智能仿生机器鱼》的报告。 董大明, 1983年生,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学博士学位,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红外与激光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交建总工程师张喜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于1994年6月设立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交通大学之一,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也是西南地区非常有名的大学之一,西南交通大学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俗称“小985",其中学校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非常厉害,和东南大学并列全国学科第一!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所交通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拥有西部高校唯一国家实验室——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以及西南地区唯一“优秀”等级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4月23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评选结果出炉,9778818威尼斯官网总工程师周文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周文现任9778818威尼斯官网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长年扎根于桥梁施工一线,带领团队攻破多项重大技术难关
介绍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学科发展历程及考研、就业情况,重点结合国内几大知名环保企业(碧水源、国电龙源、中化环境等)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环境工程未来就业方向; 同时 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及多年的学术科研成果,分享自身发展学习经验和做科研的体会与感悟。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ob电竞入口副院长(主持工作)。长期从事冶金工业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治理、利用高温工业 窑炉资源化处理剩余污泥)的科研与成果推广工作,成果显著
男,58岁,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科学家、教授级高工,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业时间35年。我国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与网络控制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牵引变流与控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模式,构建了我国自主品牌电力电子器件技术体系与产业平台;主持开发的传动控制系统、牵引变流器和列车控制网络已大量用于城轨车辆、机车、高速动车组和电动汽车,为中国铁路从普载、常速到重载、高速以及城轨交通装备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4年荣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2005年荣获第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2005年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7年荣获湖南省光召科技奖、湖南省劳动模范;2009年荣获湖南省优秀创新企业家;2009年获聘湖南省首席标准化专家;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2015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