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
报告时间:2022年7月9日上午9:30 个人简介:李乔,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茅以升桥梁研究所所长。1977年本科毕业于金莎娱乐app官方网站(时称东北林学院)道路桥梁专业,1983和1988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桥梁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近四十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桥梁结构健全性评估与施工控制理论、钢桥与组合结构桥梁性能、大跨度斜拉桥结构理论等
院(简称铁科院)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铁路行业唯一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机构,也是中国铁路行业的最高院府、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建院近70年来,铁科院紧密围绕轨道交通行业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前瞻理论研究,成为中国铁路发展成就的主要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并为推动中国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铁科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已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机关高级政府官员、大型国企高级管理人才和铁路及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应李舟研究员邀请,2019年8月16日上午,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董大明研究员到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在406教室进行题为《水体污染的激光光谱探测方法—从传感器到智能仿生机器鱼》的报告。 董大明, 1983年生,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学博士学位,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红外与激光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交建总工程师张喜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于1994年6月设立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交通大学之一,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也是西南地区非常有名的大学之一,西南交通大学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俗称“小985",其中学校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非常厉害,和东南大学并列全国学科第一!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所交通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拥有西部高校唯一国家实验室——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以及西南地区唯一“优秀”等级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介绍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学科发展历程及考研、就业情况,重点结合国内几大知名环保企业(碧水源、国电龙源、中化环境等)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环境工程未来就业方向; 同时 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及多年的学术科研成果,分享自身发展学习经验和做科研的体会与感悟。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ob电竞入口副院长(主持工作)。长期从事冶金工业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治理、利用高温工业 窑炉资源化处理剩余污泥)的科研与成果推广工作,成果显著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在茅以升先生创立于1923年的国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院现设建筑工程、建设与房地产、工程力学、桥隧与地下工程、市政工程等五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此次江苏交通控股集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南京亿和仿真科技,在杨才千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下共同针对通榆桥加固工程制作工程施工工艺三维仿真动画,动画内容针对桥梁现有结构问题概况、加固工艺前期准备共工作展示、加固过程施工步骤展示、养护施工步骤展示等内容分别描述
冯青松,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十三届詹天佑铁道科技青年奖获得者,第十四届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获得者,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铁路振动噪声研究,主持及参与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等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铁道科学进步奖共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担任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西省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积极承担学会工作,为力学学会在江西省的推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九三学社江科大委员会获评“九三学社江苏省第八届委员会组织建设优秀基层组织” 九三学社江科大委员会继2017年获评“九三学社江苏省第七届委员会组织建设优秀基层组织”以来,今年再次获得“省第八届委员会组织建设优秀基层组织”殊荣。 一直以来,九三学社江科大委员会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积极贯彻“人才强社”政策,将发现、培养、推荐人才作为组织工作的最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委员会和各支社在组织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基础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2020年,九三学社江科大委员会成功完成了新一届委员会和支社的换届工作
男,锡伯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管理科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1964年5月出生于辽宁开原,1984年6月加入中国***,1989年1月参加工作。分别于1986年7月、1989年1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4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在职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