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月刊)。主要刊载燃料化学、燃料化工及其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创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进展,涵盖氢能及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等的热加工过程及其测量技术、催化合成转化、化工过程及工艺的理论基础、化学品的深加工及产物分析、污染物的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研究领域
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于2021年4月19-2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在全国化学工作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化学及相关领域门类全、规模大、层次高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学术分会、学术论坛、特色论坛等活动,同期将举办“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仪器成果展览"。年会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PL)、分会主题报告(KN)、分会邀请报告(I)、口头报告(O)和墙报(P)
赵鹏,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7月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2012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现为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中国化学会会员,陕西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卓敏化学讲座教授。1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于该所获博士学位(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1991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校内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教科技厅函〔2020〕20号),按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2019〕3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现启动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的提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学校直接提名;地方高等学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提名。提名数量不限。 中国科2020欧洲杯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以3人联合提名1项所熟悉专业的研究成果或1名青年科学奖人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各学部、中国科协管辖的有关学会(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华医学会)可提名1名青年科学奖人选
重现化学(Envisioning Chemistry)起始于2016年,是美丽科学与中国化学会的合作项目,也是2019年度科普中国孵化支持项目。以摄影为创作媒介,通过特殊的摄影技术与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以崭新的视角探索与感知物质世界中真实而又诗意的存在。作品最终以影像艺术、文创产品、沉浸式展览和出版物等多种形态呈现
《化学通报》(1934年创刊)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工作者及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其任务是:反映国内外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研究成果,介绍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提供各类信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讲人简介: 杨杰,清华大学化学系长聘副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大学物理系。2016.6—2021.1在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63年7月出生,工学博士,环境分析化学专业。1984年福州大学毕业,1992年在日本昭和大学国际交流基金的资助下前往该大学药学部从事访问研究。1994年获得日本政府奖学金转入东京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3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东京都教育公务员
2019年11月6日下午14点,清华大学陈超副教授在我院作了题为“新型高价碘试剂的反应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学院副院长胡志强教授主持,化学院相关专业的数十名师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陈超教授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高价碘促进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领域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