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
铁姆肯公司已于近日完成其先前宣布的对GGB公司的收购。 成立于1899年的GGB公司为多种类型的客户、市场、区域和应用领域提供服务,其产品组合与铁姆肯公司行业领先的现有工程轴承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互补。GGB公司2022财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亿美元
近日,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通知,我院张立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突变理论的棒材分离机理与高效离心下料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1575532),圆满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经基金委机械学科组织专家对2019年结题项目进行评议和遴。黄牢坝判恪。同时特邀参加今年9月份在西安举行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14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并做报告和成果展示
塑料摩擦磨损测试仪用于表征相对运动中接触表面的摩擦和磨损,而涂层测厚仪是用于快速表征各种材料上涂层厚度的仪器。无论是分析材料本身同其摩擦学性能间的关系,还是涉及到涂层厚度的快捷测量,这些仪器对于研发和品控环节都至关重要。 塑料摩擦磨损测试仪主要用途:可做各种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颗粒材料(尼龙、塑料等)在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滚滑复合摩擦、间歇接触摩擦、往复摩擦等多种状态下的耐磨性能试验,用于评定材料的摩擦机理和测定材料的摩擦系数
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004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成为救助与打捞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依托单位。实验室在科研方面已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体动力系统、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摩擦学及其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救助技术与装备、打捞技术与装备、海洋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等。 实验室共有各类科技人员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讲师、工程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博士生导师8人,该实验室承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学位论文的任务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学制三年)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研究前沿动态。在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研究和解决较疑难、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结合工程实际,主要研究方向: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载运工具可靠性、失效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船舶新能源技术等
近日,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通知,我院张立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突变理论的棒材分离机理与高效离心下料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1575532),圆满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经基金委机械学科组织专家对2019年结题项目进行评议和遴选,被评为“优秀”。同时特邀参加今年9月份在西安举行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14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并做报告和成果展示。 张立军教授在项目资助下,带领团队研发出XLJ650裂纹可控式高效低应力下料机,实现了对直径15mm-45mm 45钢、20钢棒料的下料要求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
MR-H3B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主要用于各种润滑油和脂的润滑性能评定,尤其适用于中、高档汽车齿轮油抗擦伤性能的评定,也可用于固体润滑材料的润滑性能评定及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磨损性能试验,测定各种材料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本机在中、高档汽车齿轮油评定方面,在摩擦学各个专业技术领域,石油化工、机械、能源等行业领域,各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等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2)试验力准确度:最大试验力的10%以上,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应不超过±1%,试验力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不超过1% (3)试验力保持最大允许变动值:不超过最大试验力的±1% (5)摩擦力值准确度:最大摩擦力的10%以上,摩擦力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 ±3%,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不超过±3% (6)主轴转速范围:5~4000r/min (9)加热器工作温度范围:室温~100℃ (10)温度控制精度:±2℃ (11)主轴转数显示与控制范围:1~9999999 (12)时间显示及控制范围:1s~9999s(或min) (13)试验机外形尺寸(长×宽×高)(mm):710×840×1690
水介质的低粘度特性是造成船舶水润滑尾轴承重载低速工况下润滑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高润滑液膜的承载性及稳定性是改善水润滑尾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关键 。本论文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其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 ,通过聚丙烯酰胺(PAAm)水凝胶层与氧化石墨烯(GO)之间的相互键合作用 ,综合利用PAAm水凝胶层的水合润滑作用以及GO片材的2D形状效应 、高模量特性 ,达到提升润滑液膜润滑性能 、减少复合材料负载形变的目的 ,从而实现润滑与减摩协同提升的研究目标 ,为解决船舶水润滑尾轴承重载低速工况下润滑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研究前沿动态。在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研究和解决较疑难、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研究方向: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载运工具可靠性、失效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船舶新能源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