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 )是对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分选的装置。它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细胞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量,并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把指定的细胞亚群从中分选出来。多数流式细胞计是一种零分辨率的仪器,它只能测量一个细胞的诸如总核酸量,总蛋白量等指标,而不能鉴别和测出某一特定部位的核酸或蛋白的多少
摘要:目的:建立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其的影响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依据。方法:过氧化氢(H2O2)分100 μM、200 μM、300 μM、400 μM 4组浓度干预骨骼肌细胞每组6个复孔分别培养12 h和24 hMTT法检测增殖率;用100 μM H2O2制作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模型组)给予0.2 mg/mL APS干预(干预组)并设正常组每组6个复孔培养24 hMTT法检测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00 μM以上浓度的H2O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骨骼肌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一直以来都是检验医学的重要核心之一,在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生物化学在先进的仪器设备的衬托下,快速、准确、更能满足临床的需求。现西安九州医学检验所临床医学部的生化组,配备有CS-600A迪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K-Lite 6G电解质分析仪各1台,目前可以开展项目多达50余项,包括酶类、代谢产物、无机离子、特定蛋白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保证了检测项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高尿酸可通过介导氧化应激反应诱导内皮细胞功能障 碍。阿司匹林除可抗血小板聚集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 激损伤、抗高血压、抑制血管重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稳 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 高尿酸可通过介导氧化应激反应诱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流式细胞检测(flow cytometry FCM)是一项新型的 生物医学分析技术它是集激光技术 、光电测量技术、 计算机技术、 流体力学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和单抗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细胞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仪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建立起来的仪器装置。它使细胞或微粒在液流中流动逐个通过一入射光束并用高灵敏度检测器记录下散射光及各种荧光值从而得以对粒子进行多参数分析包括诸如粒子形状和大小、 细胞周期、 细胞内细胞因子、 细菌表面抗原、细胞DNA内含物等
WB实验(Western Blot)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蛋白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鉴定和定量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下面是WB实验的基本流程: 1、样品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样品,将其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其中的蛋白质浓度均一。 2、SDS-PAGE电泳:接下来,将样品经过SDS-PAGE电泳,将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蛋白带
l、拥有免疫学或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接受过良好的免疫学、细胞生物或相关学科训练,具有较强的相关研究背景; 2、有志于从事免疫学基础研究,富有责任心; 3、具有较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英语听说读写流利; 4、富有协作精神,善于沟通;思想开放,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项目聘用(非编制),负责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台风磷屏系统等)的运行维护以及相关技术方法的研究,负责相关实验方法的技术支持。 大学本科以上学位,户口不限。热爱技术支持工作,具备相关设备与技术经验
淮安医院检验科开展检验项目400余项,主要包含了临床体液学及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其中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于2004年6月通过卫生部临检中心李金明教授组织的评审,属江苏省第一批,淮安市首家通过卫生部临检中心批准的技术准入。2015年2月顺利通过复审
从医学研究人员到一般大众,“免疫”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课题:哪些物质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哪些物质又可以逃过免疫系统的侦测呢?物质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的位置称为抗原决定位(epitope),而鉴别潜在的抗原决定位并监测它们的免疫反应,正是ProImmune领先世界之处。 ProImmune成立于2000年,提供您临床前和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独特解决方案,包括抗原特性分析、ELISpot和流式细胞术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技术。透过创新的产品、迅速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支援,ProImmune能为您节省时间和金钱,降低风险,助您的研究一臂之力
迪安诊断长期致力于血液病检测的技术研究、项目开发与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检测服务。随着检测技术不断发展,迪安诊断结合血液病检测的特点,搭建了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技术平台,开发了血液病MICM综合诊断系统。 同时,在血液临床、血液病理、血液检验方面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并与多个领先的血液病医疗科研机构(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建立技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