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
2020年05月27日晚上七点,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在腾讯会议上举行了校庆日“博学理工”学术讲座报告会暨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博导论坛第七期:公私法交界处的行政协议。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教授主讲,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近300人参与此次讲座。 2020年正值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二十周年校庆之际,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各类线上学术活动
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库、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妇幼卫生学会医事法律专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产业企业学会法务分会理事等学术兼职
陈飞,1978年10月生,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01年7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房地产税定位是否准确;制度是否合理;征收管理是否可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在“新时代房地产税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发问引来了不少讨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财税法研究会和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多个高校和学术机构的财税和法学专家共同探讨了房地产税立法的诸多问题
1993年毕业于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200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7月来校工作。中国法学会会员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与海事法治建设高端论坛在临港举办,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海事仲裁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设立,海事仲裁研究中心在国家民政部主管部门、中国法学会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备案,秘书处设于上海海事大学。2019年,经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批准,海事仲裁研究中心更名为海事仲裁专业委员会。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海事仲裁专业委员会是全国首家海事仲裁研究智库,整合专业优势资源,力邀业内权威专家作为高级研究员加盟,依托精干的科研团队和坚实的研究基础,在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开展学术交流、教学指导、课题研究、法律服务等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能力与行业影响力,推动我国航运及仲裁法治建设进程
米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搏体育app下载官网入口2022院长,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国际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亚太亚搏体育app下载官网入口2022特聘研究员。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报告人简介: 郑佳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所副所长,商业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规范制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月旦民商法杂志》副总编
七大区域法治论坛是中国法学会和地方法学会引领、组织、推动法学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阵地。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是这七大区域法治论坛之一,第三十一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成都、大连、广州、哈尔滨、杭州、济南、南京、宁波、青岛、厦门、深圳、沈阳、武汉、西安和长春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共同主办,杭州市法学会承办。论坛的主题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共征集到论文1787篇,承办法学会完成论文初评后,报送中国法学会会员部261篇论文
12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军教授莅临我校法学院,为法学院师生作主题报告。法学院有关负责人、部分教师、全体法律硕士以及2017、2018级法学本科生参加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法学院副院长朱宝丽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