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界
关于公布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2-09-09]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住院…[2022-07-07] 关于举办全省推拿手法“三步三位九…[2021-07-05] 小儿外感发热、呼吸、消化、精神、神经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尤其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多动症、癫痫等疑难杂症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张士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儿科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著名专家政府津贴,1988年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995年至2003年期间曾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在中医界德高望重
中国籍的屠呦呦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又名黄花蒿素)成为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因此与另外两人共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籍得奖者。 屠教授在访问时提到曾经翻阅历代本草医书,而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这本书就是最先采用青蒿治疟的著作。她在此书中所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成立于1986年,原名学报编辑部,2009年6月更改为现名,主要承担《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及《甘肃基层卫生》的编辑出版工作,是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甘肃中医学院学报》于2016年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为提高所办刊物的学术质量,各刊均成立了编辑委员会
中国籍的屠呦呦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又名黄花蒿素)成为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因此与另外两人共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是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中国籍得奖者。 屠教授在访问时提到曾经翻阅历代本草医书,而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这本书就是最先采用青蒿治疟的著作。她在此书中所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马悦凌,原名马秋红,1963年出生,以多年的亲身实践为代价,独创食疗、经络疗法,受众极广,研究民间中医治病、保健方法近20年,已经出版畅销著作《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三本著作,《不生病的智慧》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优秀健康图书”,被誉为“健康教母”、“民间奇医”。 马悦凌,一位身高1.71米,完全不施粉黛却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眉目清秀的美丽女子,身材非常苗条,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 她曾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却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通往健康的快乐之路;她当了23年的小护士,却被许多人奉为掌握生命规律的“健康教母”;她说99%的病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食疗、保暖祛寒湿及疏通经络后治好,她的治病理念是:只调阴阳平衡,平衡释放潜能,潜能自愈疾病;她自信找到了开启人体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并毫无保留地要把它交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