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系
林良(1924年10月10日-2019年12月23日),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人。淡江英语专科学校英国文学系(今淡江大学英文学系)、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国语专修科毕业。曾任《国语日报》社长、董事长,笔名子敏(用于国语日报小亨利与淘气的阿丹)、子安、路恒、克山(用于国语日报社小作家月刊上)等,昵称为小太阳、林爷爷、林良爷爷
师范学院前身语言文学系,创建于2004年11月。现有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4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科学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基本形成小学教育专业群;全院教职工46人,全日制在校生4200多人。师资队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11人,中青年教师2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7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
▲ 电影导演张婉婷及其中一名被跟拍女生原定获邀担任港大讲座嘉宾。(资料图片) 以英华女学校重建作背景、花10年摄制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引发关于拍摄手法及学生隐私的争议,其中2名电影主角女生的自白及访问文章昨日刊出后,电影今起立即停止公映。原定周三(8日)在港大举行的电影讲座,亦宣布因应“无法预料的情况”,延期直至另行通知
【人社院讯】为改善人文社会学院办公环境,并将人言大楼八、九楼的公共空间做更有效的运用,经过年余时间的筹划,人文社会学院办公大楼及公共空间美化第一期工程,在崇洲设计师事务所有效率的规划下,赶在开学前施工完毕。经过一番精心布置、整理后,人社院于10月5日邀请校内教职员工前往参观,刘安之校长、吴明云学务长、马彦彬主秘、李秉干教务长、杨蜀珍国际长、唐国豪研发长、彭德昭主任及辛绍志主任等多位主管及师生皆到场参观焕然一新的人社院办公室。重新装潢后的人社院办公室,将空间运用发挥到极致,规划出一间院长独立办公室、两间大、小会议室,并增加储藏室与影印室的运用,整体视效明亮简单,空间宽敞有序,相信更能提振人社院同仁的工作气氛与效率
马文浩,1990年生于山东济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工作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任重症医学科护师
公开研讨会由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司徒薇助理教授主持,讨论“艺文空间与文化聚落 : 以港澳为例”,先由香港科技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郑威鹏及澳门文化工作者朱焯信就讲题发言,然后与嘉宾莫兆忠及冯美华回应及讨论,及后并由听众提问或发表意见,与会者讲述了澳门七个民办艺文空间的现况、不满和愿景。 “我们的未来”系列 : 文化.本土公开研讨会 2008 (由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课程、香港科技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大学比较研究系合办) “我们的未来”系列之“文化.本土”,尝试以四个不同的研究,带出香港文化制度与生活的几个面向,让我们一起审视及反省我们的本土文经验。透过学院中人、专业者及公众的对话,把学术研究注入文化实践及公众讨论之中
转知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谨订于111年7月7日至7月8日办理“字‧聚:中区高中生文艺营” 一、依据逢甲大学111年5月18日逢招字第1110010440号函办理。 二、本营队结合高中生旧有的古典文学先备知识,融通古典与现代,让学生理解古典与现代并非完全割裂的两部分,现代文学也有取材于古典文学之处,希望能够带给年轻的文学创作者,更多不同的启发。 三、活动日期:111年7月7日(周四)至111年7月8日(周五)
本报讯(大学生记者 樊媛媛)为了提高我院大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10月31日,我院首届大学生英语口语选拔赛在3号教学楼顺利展开。 参加本次大学生英语口语选拔赛的学生为2012届非英语专业全体本科生,由语言文学系的任课老师出卷考核并参与监考阅卷。考核结束后,将以班为单位,从中选取分数最高的前两名,参加学校特别设立的大学生英语口语提高班,来自语言文学系的外教Sophia和Victor两位老师将对其进行授课及口语拓展提高训练
关于表彰2022年红色“1+1”示范活动优秀学生党支部的决定(京联学〔2022〕69号) 为充分发挥红色“1+1”示范活动在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根据“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有关要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将“小我”正青春融入“大我”新时代,学校开展了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工作。经学校评审,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学生第二党支部等7个学生党支部荣获一等奖,师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学生党支部等9个学生党支部荣获二等奖,商务学院金融会计系第二学生党支部等16个学生党支部荣获三等奖(附件),现予以表彰。 特此决定
日期: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二次元恋爱和萌系女佛为何会与“社会的游戏化”扯上关系?初音未来何以会是一种“生产性消费”(prosumption)的产物?社交媒体和网志文化又如何影响香港漫画家智海和江康泉的动漫创作?本讲座将以波斯特(Mark Poster)的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理论入手,探讨2000年代以来东亚动漫文化与媒介环境之间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张历君,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客座助理教授,亦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文学特藏顾问委员、《现代中文学刊》通讯编委、《方圆:文学及文化专刊》学术编辑、《字花》杂志编委以及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