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
科技日报沈阳6月16日电 (记者郝晓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最小的水滴是由6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以及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突破了这个认知,证明最小的水滴由5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构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需注重新式冠状病毒潜伏期传染性)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记者 张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流行症诊治国家重点试验室主任李兰娟22日在杭州承受媒体采访时表明,新式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估计为14天,要十分注重新式冠状病毒在潜伏期的传染性。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区域发作新式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此前,李兰娟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等级专家组成员赴武汉听取有关防控状况汇报并检查有关现场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吴忠帅研究员与包信和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郭丽伟研究员合作,采用高温热解SiC法制备出高堆叠密度、单取向阵列、直接键合基底的站立石墨烯,并将其应用于高功率微型超级电容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期刊上。 多功能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对小型化、集成化微纳储能系统的需求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推广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成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电促会”)联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国家电投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拟于11月9-10日在江苏苏州举办“2022(第七届)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论坛”。会议期间,将举行2022年度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优秀成果(论文)发布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时间:2022年11月9-10日,8日报到
12月,2022第八届中国农业品牌年度颁奖盛典将于成都通威国际中心盛大启幕。随着盛典日益临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营网、经济观察网、四川新闻网等主流权威媒体及行业媒体纷纷聚焦本届盛典筹备情况,多维度见证中国农业品牌成长蜕变。 10月24日,人民网以《2022第八届中国农业品牌年度颁奖盛典将于12月举行》为题,聚焦2022第八届中国农业品牌年度颁奖盛典
12月23日下午,应天津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处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纳米材料科学家王中林教授来我校访问,并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self-powered systems and large-scaleblue energy”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校长荆洪阳主持。 讲座伊始,王中林院士讲述了自己与天津理工大学的渊源。随后,他结合自身近十年来的科研经历,主要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四年来在摩擦发电领域的科研内容及成果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1958年建校,现已形成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
2013年8月13日,由我企业主办的“海门龙馨家园老年公寓——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设计技术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南京隆重举行,会议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厅顾小平副厅长、唐宏彬处长、王华副处长、省厅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孙晓文主任出席。会议邀请了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菠菜导航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李晓明总工及东南大学郭正兴教授为副主任委员。7位专家对我企业PC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最终认定我企业提交的审查资料齐全,符合技术论证邀请;工程结构体系选型合理,并具有集成创新;在采用工业化结构体系的同时,结合采用CSI住宅建筑体系、工业化部品及BIM技术,实现了绿色建造,是绿色建筑集成技术和建筑工业化相结合的创新示范工程
暨南大学环境学科起源于1981年设立的环境生物学专业,2001年6月成立环境工程系,2014年4月成立环境学院。曾永平教授任学院院长,周敏任党委书记。 学院共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29人,中级职称2人;45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人数的96%;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一年以上的人员28人占60%;讲座教授7人,其中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海外专家4人
图为今日(8月27日)上午,记者从多角度拍摄的柑橘产业国际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坐落在新立镇文笔社区境内,占地16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8000万元。 该中心依托中国柑橘城、柑橘文化时空馆,设计有柑橘网交易中心、柑橘大数据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柑橘新品种培育中心等五大中心,旨在大力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国际柑橘科技文化合作与交流、技术培训与咨询、柑橘科技会议与展览展示、学生实习实训,届时将成为全国唯一专业柑橘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