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普及,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城乡建设,5月30日下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三讲在江苏大剧院举行,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讲《地域·文化·时代——漫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建筑风貌塑造》,从建筑的“三性”谈到如何塑造城市的“颜值”、气质与精神。 讲座现场,何镜堂首先谈到城市建筑风貌的内涵。在他看来,城市建筑风貌是一座城市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表现出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体现城市的文化素质,是城市外在形象与内质精神的有机统一
广东汇智雁咨询有限公司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政府补贴咨询,纳税筹划,知识产权规划等服务,未来持续一直发展项目申报行业,大家要申请项目的请马上联系我,我们会给到您一站式的服务,以及超强的服务团队。 1. 在佛山市高明区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机构。 2. 申请组建的工程中心应配备管理负责人和技术带头人,专职研发和管理人员不少于12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中级或以上职称、研发成果以及享受各级人才津贴的人员累计不少于3人
12月22日,由正规十大娱乐网站、平谷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智研究院”)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平谷农科创”)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北京市平谷区区委书记王成国,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处长许增泰、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调研员厉建萌、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北京市委农工委委员周洪生、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马辉等出席启动仪式。会议还邀请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教授,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胡培松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助理陈昆松教授等专家出席,并进行了专家聘任及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南通体育盘口有限公司地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北首,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农药重点骨干企业之一,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389,股票简称:体育盘口。 公司地处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
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板块为信息院总部,是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公司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始建于1961年,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营规模的扩大,逐步发展成为涉及光学、机械、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国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具备武器装备承制资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一级保密资格和安全标准化等各顶资质,具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以及总装备部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
院(简称铁科院)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铁路行业唯一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机构,也是中国铁路行业的最高院府、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建院近70年来,铁科院紧密围绕轨道交通行业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前瞻理论研究,成为中国铁路发展成就的主要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并为推动中国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铁科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已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机关高级政府官员、大型国企高级管理人才和铁路及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院校介绍单页查询全国院校信息、历年录取数据,开设专业信息。 报考热度”是指院校计划招生人数与实际投档人数之比。 报考热度:110% 陕西理工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陕理工”,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
2014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院士率中科院专家组一行莅临厦门华锂能源有限公司调研并座谈,厦门市经发局等领导陪同参与调研。 厦门华锂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华锂”)是国家认定、厦门市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大巴、插电式与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大巴、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四轮场地专用车、纯电动观光游艇、纯电动摩托车、风光能及光伏发电储能、各类通信基站、UPS电源等领域。 电动车的工作、寿命、成本等都受制于电池,而与车厂的广泛合作也促进了华锂的技术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马文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的搭档,集“长江学者”“云岭学者”等众多“高大上”头衔于一身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然而,马文会低调而谦逊,他心心念念的总是团队的传承与创新。 “2004年团队刚刚组建,在戴永年院士的指导下,团队在高纯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取得新的研究突破,之后我们主要侧重于研究硅冶金、硅材料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国务院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进行“抢救性”采集整理的工程。日前,为这一工程服务的“中国科学家资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正式在京成立。 该中心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作建设,将有计划地分批对采集工程的成果进行研究性整理,一方面对资料的学术价值、展览展示价值、可开放程度等作出评估,为采集工程资料库逐步开放使用提供专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