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
沈宗敬(1669—1735)《清朝画征录》作雍正三年(1725)卒,清朝书画家笔录从之。字恪庭、南季,号狮峰、狮峰道人、双鹤老人、双杏草堂主人、卧虚山人等,华亭(今松江属上海市)人,沈荃之子。今依历代画史汇传
学风所播,成为流派,画史姓氏,亦既伙颐。要之大家杰出,诣臻神妙,多师造化,几于化工。其*著者,如荆浩之写太行山,董元之写江南山,米元章写京口江山,黄子久写海虞山水,诸如此类,又皆因其所居之地,朝夕目睹,各有不同,一一施之于笔墨,历世久远,衣钵相承,矩步绳趋,墨守家法,古今名流赖以勿替,直薪传,全凭口授而已
新科院士石守谦(右)与老师方闻(左),是中研院唯二的“艺术史”领域的院士,两人当选届数差十届、间隔二十年。(记者谢文华摄) 〔记者谢文华、赵静瑜/台北报导〕六十一岁的石守谦,曾任故宫院长,一度被卷入故宫南院弊案遭声押及起诉,后获判无罪。对于这段煎熬,他淡淡地说:“人生有时会碰上出乎意料的事,对我虽是个‘横逆的困境’,却让我有机会去想清楚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于是我回到艺术史研究,这五年写了两本书《从风格到画意》、《移动的桃花源》,主编一本书《东亚文化意象形塑》,这就是我的‘具体回应’!” 石守谦父亲是皮肤科医师,希望他行医,对他改念历史一度不悦,“后来父亲发现我在那里比较快乐,转为支持”! 石守谦是历届“唯二”艺术史领域院士,另位是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指导教授方闻
《西湖画丛》第三辑历经四个月的组稿、编辑、排版、审稿,将于11月底付梓首发,本辑“画家”栏目我们邀请上海著名画家、理论家徐建融先生,专版介绍徐先生的山水作品及理论成果。此次特邀徐先生于11月30日下午3:00时来画会举办“湖上长风徐建融作品展暨《西湖画丛》第三辑首发式”。 徐建融,当今中国画坛上一位值得敬重的踽踽独行者
〈香港早期中文报纸的版面和特色──以《香港中外新报》为例〉,《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会刊》第12期,2014年7月,页24-37。 (Co-author)《天下名士有部落──常州人物与文化群体》,香港:三联书店,2013年6月。 (Co-author)《中国女性史教学专题:课程导论及参考文献》,香港:香港浸会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2010年1月
本次展览将展出52件清代书画及16件近代名家作品,展现文人画史上所经历的多次重要变革。创作者包括娄东画派的代表人物——四王(王时敏、王鉴 、王翚、王原祁)及传人。 娄东画派诞生于江苏太仓,核心人物包括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这个画派统领了清代画坛约300年
《中国山水画史(新版修订版)》作者俗重新神视吾国传统文化总体价值暨内涵,而广道美术之建筑、雕塑、绘画、工艺诸科,则笔墨易散,是故用以山水画为切入之点,所以有《中国山水画史(新版修订版)》也。学界同仁谓作者首创分科画史,其时作者全无意于此之首也。 陈传席博士,江苏睢宁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的国画,主要是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这么几大类,国画起源于古代,古代的文字为象形字,所以字与画在当时是一个意思。国画的绘画形式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彩墨与纸或绢上作画。之后中国涌进了西方的油画文化,之后在画史上就出现了国画与油画之间的艺术文化碰撞
中国的国画,主要是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这么几大类,国画起源于古代,古代的文字为象形字,所以字与画在当时是一个意思。国画的绘画形式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彩墨与纸或绢上作画。之后中国涌进了西方的油画文化,之后在画史上就出现了国画与油画之间的艺术文化碰撞
《中国山水画史(新版修订版)》作者俗重新神视吾国传统文化总体价值暨内涵,而广道美术之建筑、雕塑、绘画、工艺诸科,则笔墨易散,是故用以山水画为切入之点,所以有《中国山水画史(新版修订版)》也。学界同仁谓作者首创分科画史,其时作者全无意于此之首也。 陈传席博士,江苏睢宁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