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价
大型房地产项目和水务工程都选用不锈钢水管,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自从今年8月1日实施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要求室内给水系统采用不锈钢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大型的房地产项目,水务工程,以及个人家庭装修,都纷纷使用不锈钢水管,那究竟不锈钢水管相比较其他管材都有什么优势呢,下面金管道管业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目前市面上应用到的不锈钢水管都是304材质的薄壁不锈钢水管,都有哪些优势呢。 薄壁不锈钢水管采用的是304材质的不锈钢水管是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具有相当的耐腐、耐高温能力,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薄的保护膜,我们称之为纯化膜,有效的防止了锈蚀,杜绝管道二次污染和“红水”、“绿水”等问题
经过70余年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爱与支持下,中机六院现已发展成为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承包等业务链条完善,工业、民用、市政、物流等市场领域广阔,BIM、绿色、智能与信息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家大型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 作为国家《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勘察设计行业首批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认证“卓越”级单位,中机六院将依托国机集团的雄厚实力,秉承“务实进取”的企业文化、“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成就客户、造福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坚守“绿色智能”的发展方向,走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之路,为发展成为“中国智能工厂系统集成供应商领军企业”、“国内一流的民用与市政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而砥砺奋进!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装配式混凝土、木结构、钢结构三套国家标准,六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通俗来说,就是建筑产业化项目,以工厂筑造零件,现场拼装浇筑方式来盖房子,具有环保、节能、污染少的优势
WELL 标准由国际 WELL 建筑研究所制定,是世界上第1部针对建筑领域专门针对人体健康而提出的认证和评价标准。它是一个系统化的评价标准,涉及到测量认证和监测空气,水,光线,营养健康,舒适度等,建筑环境特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标准在民用建筑中,也不断被实施,用于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的舒适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增加用户的身心健康
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198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住建部和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佛山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和建筑物理和节能学术委员委员、佛山市第二届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度佛山市三八红旗手、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二届政协委员、2013年佛山市南海区高层次人才(二级)
准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未形成较大的数量规模,对绿色建筑评价需求较少,再加上技术条件有限,因此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初期,主要借鉴LEED评价标准对少量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如2001年发行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就参考了LEED评价标准的指标评价体系。 2006年,住建部和科技部共同出台了我国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商场、宾馆、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由节能与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部分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为加强绿色建筑管理、转变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模式、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近日印发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分为总则、申报和审查程序、标识管理、附则4章,共26条。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标识,是指表示绿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标牌和证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式样,授予范围为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为加强绿色建筑管理、转变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模式、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近日印发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分为总则、申报和审查程序、标识管理、附则4章,共26条。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标识,是指表示绿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标牌和证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式样,授予范围为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2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据悉,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24日。 据介绍,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2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进行局部修订
我们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研究,是从评价标准的编制和示范建筑建设两个方面起步的。 从2003年针对奥运场馆的《绿色奥运评估体系》到今天已成为国家强制性要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咨询、设计院、施工、房地产等行业的科技水平。 2005年,国内第一幢示范性绿色建筑——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的落成,极大地推动了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在我国大型商业建筑和公共机构当中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