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价
今天为大家介绍绿色建筑装饰的发展。 作为建筑业三大产业之一,建筑装饰业因其最能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和百姓的关系最为直接、密切,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最受关注、成绩也最为显著。2014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014为国家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006同时废止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按照《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做好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 通知明确,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由项目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业主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自愿进行申报。申报单位注册登录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标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报,并下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同时填写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指标信息,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条对项目达标和得分情况进行自评,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报项目所在地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初审
筑信筑衡分享|日本勘察设计业态的5大不同 按照日本的标准产业划分,勘察设计业定位于土木建筑服务业,是可以为业主提供工程策划、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及施工监理等全过程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的行业。 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发布,助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2015年8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29-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编制过程受到了建筑行业的普遍关注
您好,欢迎来到湖南鸿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网! “建筑节能水平低,的确是这样,我们很着急,恨不得一年就做成低能耗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直言建筑能耗太高。建筑能耗目前占社会总能耗1/3
《标准》已于2020年3月30日正式发布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积极践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推动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市住建委于2019年7月组织开展我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修订工作。近日,修订工作顺利完成,市住建委批准《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成为2019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后的首部地方评价标准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于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目前拥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助教10人,在校生 514人,截止 2017 年,共为国家输送专业人才500余名学生。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现有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两个本科专业。 建筑学学科以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为基准点,以珠海市地域化发展为核心,为政府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并与国外多所高校进行多层次合作办学,推进专业共建,实现学术共享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发布。《标准》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突出工业建筑的特点和绿色发展要求,是国际上首部专门针对工业建筑的绿色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外针对工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空白,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受此影响,7日盘中绿色建筑板块较为活跃
本报讯 (记者黄勇)“绿色建筑”是个什么样?11月2日至11月4日,南京国展中心,“2006’中国(江苏)首届建设科技暨绿色建筑国际展览会”将揭开众多国内外建设科技、节约型城市和绿色建筑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面纱”。 昨天,主办方江苏省建设厅、省建筑工程管理局通报了展会的相关情况。本次展会现场将设1000多个展位,集中展示“十五”的建设科技成果和“十一五”的建设科技发展计划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推广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2亿万平方米。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动全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18年起,全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通知》提出了扩大绿色建筑实施范围、提升绿色建筑建设运行质量、改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加快推广适宜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并强调建设、规划、发改、财政、房产等主管部门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严格项目的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竣工备案各环节的监管,形成闭合管理,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各方主体责任,力促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