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本课程以台湾现当代重要剧本选读、评析与欣赏为主,选本考量从日治时期到当代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创作及演出具有代表性的剧本,以新剧、京剧、昆剧、歌仔戏等各剧种的原创、改编及实验剧作为主,透过重要剧本的选读与评析,了解台湾现当代戏剧发展的历史因素及受文化意识、剧场美学及审美观等影响,所发展出的多元样貌。 本课程透过台湾戏剧名著选读,拟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3. 了解台湾戏剧发展的内外缘因素及历史。 4. 了解当代台湾戏剧的发展趋势与多元样态
法1303 与大学部合开。限大学部三年级以上(含科法)。研究生限20人,得另举行研讨会二次
7月25日14:00人力资源部在公司一楼会议室举行了现代礼仪的培训,授课讲师为湖南大学袁涤非教授,授课形式为视频。《现代礼仪》共八个精品课程,结合实际选取了五个课程,五个课程分别为礼仪概说、仪表仪态、言谈礼仪、职场礼仪和社交礼仪,在授课中袁涤非教授将理论性、实践性、艺术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授课张驰有度,对现代礼仪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近两个半小时的听课,员工对现代礼仪有了全面的了解与学习,员工需将学习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展现自身良好形象
国学经典导读 本书分上下两编,即经典概说和作品选读。上编择了中国古代十二部有代表性的重要经典,分别是《周易》《左传》《诗经》《老子》《论语》《庄子》《史记》《世说新语》《资治通鉴》《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每部经典分一个概述和两个专题进行介绍
该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做了考察,详细介绍了科考中的县试、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科和制科等各级考试。最后,作者从科举制的理想与现实、落榜者的痛苦与反抗、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制的功绩等方面,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该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做了考察,详细介绍了科考中的县试、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科和制科等各级考试。最后,作者从科举制的理想与现实、落榜者的痛苦与反抗、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制的功绩等方面,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9月18日晚,北京大学张希清教授应历史学问与旅游学院、河西史地与学问研究中心邀请来校作了题为《金榜题名――中国科举制度概说》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问与旅游学院负责人主持报告会,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张希清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科举制度的成果,重点围绕科举制度的定义、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考试的方法、科举考试的内容、进士及第与授官、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对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作了系统的阐释
法1402 与大学部合开。研究生得另举行研讨会二次。 1、 课程目标:以我国银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如金融控股公司法、存款保险机制、金融重建基金条例等)为中心、从比较法的观点,对金融体系的监理及相关问题(如国际化、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制度)加以介绍,使学生有一基本了解,以便从事实务工作及进一步之研究
总一馆108 兼为经典人文、台湾研究及亚洲艺术学程课程。学程学生请于开学后向授课教师索取授权码加签。 本课程以台湾现当代重要剧本选读、评析与欣赏为主,选本考量从日治时期到当代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创作及演出具有代表性的剧本,以新剧、京剧、昆剧、歌仔戏等各剧种的原创、改编及实验剧作为主,透过重要剧本的选读与评析,了解台湾现当代戏剧发展的历史因素及受文化意识、剧场美学及审美观等影响,所发展出的多元样貌
该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做了考察,详细介绍了科考中的县试、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科和制科等各级考试。最后,作者从科举制的理想与现实、落榜者的痛苦与反抗、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制的功绩等方面,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