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家
许燕制《夏趣》紫砂壶,壶身饱满圆润,短流环把,观之似瓜蒂纹路,腹部雕有一小根草绿瓜藤,盖面上别出新意,一根藤蔓尽头结出了一个瓜果,而躺着的瓜果刚好作为盖钮,既有情趣又实用。 许燕,女,助理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出生于宜兴丁蜀镇,自小耳濡目染,对紫砂情有独钟
吴金维老师是柴烧作家中的奇葩,为寻找更适合柴烧创作的地方,不惜举家搬迁至三义,也和工坊主人成为好友。经历多年研究,不用任何金属材料、釉料,利用纯熟的“一土、二火、三窑技”烈火质变技巧,炉火纯青作品呈现黄金光泽、多种自然炫彩,令人惊艳。 吴金维十多年来一直自行研究调配陶土,利用土中饱含的大量铁质,不断以还原、氧化两种方式交替窑烧,当温度达到一千二百四十度的燃烧点,冒着温度再增高造成表层起泡的风险,继续加温至一千二百五十度,才能达到黄金般的彩度
厌世而迷惘,是否也是你的生活写照? 经历教育与金融改革,见证科技与网络兴起,1990年前后出生、看似前景无限的这一代,背负着社会与家庭的期待,实则被无奈的现实生活淹没。在日复一日的疲惫和徬徨里,找寻自我与未来,成了现代年轻人的共同现况。 《你和我们》即为陶艺家邵慈为此迷失而勇敢的世代,写下的温柔注解
刘志英,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女陶艺家协会会员,江西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慈善书画院院士。从事陶瓷设计多年,作品手法细腻,现代中不失传统,雅俗共赏。曾多次获奖:2002年《群鹿图》在“全国中青年陶艺家收藏精品大赛”中荣获银奖;2004年在市青年美术家比赛中《四条屏》获金奖;2008年,作品《松鼠》、《狗》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赛中分别荣获金奖、铜奖;2008年,在“珠山官窑杯”全省师生陶艺大赛中作品《和谐》获金奖;2009年作品《吉羊图... [更多...] 咨询内容: 填写咨询:购买咨询请留下联系方式刘志英只有刘志英本人可查询!(2-250个字)
我们开始于民国97年,一个理念一个梦想,梦想总是有属于它的归属,一个三合院与陶艺家的故事 林家民宿位于田园之中,建筑物是客家三合院。本民宿提供早餐、铁马。另有陶艺工作室,客人亦可自费陶艺DIY
西班牙名画名酒--阿丹娜,风情万种最风流! 毕加索试图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画面的呈现,破坏了常规形态,却又将破坏的恢复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神光院创建于镰仓时代。因为上贺茂神社的神职人员受到了神明“在灵光照耀之地建造一座社殿”的神谕,所以将上贺茂神社的一部分建筑移建于此。寺院名称的“神”字,正是意指受到神明所托而建的意思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集书法、绘画、篆刻、陶瓷艺术为一体,三十多年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品的创作、研制工作。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全国性艺术评比金、银、铜奖项;三十多件作品在“美术、雕塑”等全国核心刊物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及省级杂志发表;两次应中国陶协邀请参加“中国陶艺家代表团”赴韩国、欧洲出席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个人所收藏。 笔名亚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52年生于江苏金坛,毕业于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结业于中国书法进修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集书法、绘画、篆刻、陶瓷艺术为一体,三十多年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品的创作、研制工作
4月7日,“明州问陶——2022宁波国际(中日韩)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指导,宁波市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主办,中国港口博物馆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戴雨享认为,此次“明州问陶”展览中的作品注重陶瓷材料语言的创新及艺术本体语言的表达,注重自我内在的表述,强调作品的思想呈现和注重鲜明的艺术语言
近年社会对本地菜的需求越来越高,不过,大众却鲜有机会了解农业背后的故事。今年的“世界之约”计划,就以“在地餐桌”为主题,联同不同的本地农业教育组织及一众本地艺术家,以“食”为出发点举办了一连串的企划,让市民从多角度了解本地农业及背后的故事,并发掘食物与生活的关系。 这次计划开设的生活故事选物店“织刻生活店”,就透过以“种・籽・料・理”*为主轴的一系列文化及社区企划及产品创作,呈现出不同的社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