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
以紫砂壶为起点的紫砂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以紫砂壶为起点的紫砂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以紫砂壶为主要形式载体的紫砂陶伴随着茶文化一起出现,紫砂壶定制小编认为这无疑是更推进了茶文化走向极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的一大门类,紫砂陶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因着它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优良的物理性能,以及工匠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从而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器物造型。紫砂壶定制小编认为更是由于其实用功能更是突破了其他民间工艺品只在工艺美术范畴里运作的局限
曹奇敏,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曹奇敏,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师从施小马,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后,全面系统的学习了陶刻、造型设计、传统手工制壶工艺等诸多技法。2006年10月,参加宜兴首届紫砂陶百人现场全手工大赛并获奖。曹奇敏精通光素器、方器、绞泥等各类装饰手法,尤擅长全手工制作各类高难度方器,2005年4月,他《绞泥金律》和《北魏造像》两件作品被国台办相中作为礼品赠送给国民党访问大陆代表团,他的手工方器壶,坯体外部用力均匀轮廓周正,线条立面挺括,形体饱满,做工严谨精到,其手工镶接成型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准
沈俊,1969年生于陶都宜兴,实力派青年陶艺家
沈俊,1969年生于陶都宜兴,实力派青年陶艺家,其父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汉生(石羽)。 八十年代中期从事紫砂艺术,受其父影响醉心于紫砂陶刻艺术,后师从制壶高级技师周坤生,三年勤勉,小有所长。 作为名人之后,于91年保送至中央工艺美院深造,学习成绩优秀,深得陶瓷专家张守智、杨永善等名师的赞赏并悉心指教,造型艺术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