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文集: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98.00 西方哲学家中的中国之友——马勒伯朗士、莱布尼茨与伏尔泰思想研究¥68.00 大卫•李嘉图全集 第2卷: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评注¥196.00 本书是尼采的重要著作,其超人哲学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思想进程。 尼采,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
“空间美感的神圣性”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万物一体”的境界表明人生的意义不在彼岸而在此岸这种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体验就是带有神圣性的体验。这一思想向我们指出:“万物一体”的境界是人生的终极关怀所在;“万物一体”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所在;“万物一体”的境界是美的根源,也是美的神圣性所在。 "美感的神圣性”这一命题,有着深厚的中西方哲学美学的积淀
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这些任务,一直是由一门叫“语文”的课来默默承担的。 和年轻人聊天,你会发现,谈及自己的成长,他眷念最深的,往往是中学语文课。为什么呢? 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这些任务,一直是由一门叫“语文”的课来默默承担的
想,不向外面学,那又危殆了。” 详解:这是比康德“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更彻底穷源的一章。“学”,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这是以差异性为前提的;而“思”,《说文》有“思,容也”,“容”,离不开一定的范式,例如一个筛子,对水来说就不是“容”的,还有所谓不可思议,相应的潜台词就是“可思”有一个潜在的标准,超过这标准的,就被当成不可思议了
【从身体出发】守护健康,建立与生命的血肉联系。用身体去感受,疼痛的记忆才会真实地长存于我们的脑海中,不会忘却。在一声声互道保重的问候里,我们艰难地走过了2022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1)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由于本源在海德格尔那里是境域生成性的所以人们思考本源的方式也必须是境域生成性的。“诗性突围”说的就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对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比较中来进行说明
存在主义神学有表现两种型态,第一种表现在强调形而上学(或称为本体论)的学说,该学说主张:上帝是落在现象世界以外的位格,并且人类的认知能力仅仅止于存在着的这个现象世界,换言之,上帝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对象──祂永远不会成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客体。这宇宙若有一位造物主,祂就必定会是一位“永远的主体”,倘若上帝与受造物并存于这个世界并且沦为人类观察的对象,那么这一位就必然不是上帝。这一种存在主义神学有它明显的古希腊哲学渊源,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透过奥古斯都影响基督教而完成的教父时期神学
《思维的艺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把哲学变得平易近人。作者延斯•森特根用轻松欢快的语调,向读者介绍了20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维方法。他模仿了亚里士多德《论题篇》的形式,但远比《论题篇》生动有趣
《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一书摘录之二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金元浦在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问题时,我们还必须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中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国民文化素质的培养所具有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同时,也正由于热爱生活,所以孔子又能以天下之忧为忧,影响及后人,遂成为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与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编译,2010年5月。 本书收录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讨论艺术问题的四篇重要文章,按照写作(或演讲)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依次是“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年)、“筑·居·思”(1951年)、“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1967年)和“艺术与空间”(1969年)。这四篇文章各有重要的意义,尤其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最,后者已经是当代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