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畅通师生反映师德师风问题的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良倾向和问题,根据***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工字〔2015〕46号)等文件,经研究,由校团委集中受理师生关于师德师风问题的投诉,现将受理师德师风问题投诉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3.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喷雾干燥机属于热风直接式连续式的干燥设备,适用于溶液,悬浮液,糊状,胶体状的物料。雾化通过三种雾化器将物料雾化成液滴,直接喷入塔体内,分散的液滴悬浮在热气流中,在气流内加速和输送的过程中完成对湿物料的干燥。 具有如下特点: 1)*国内桌上型:设备即可安置在实验台上,也可以放置在雅程氮气循环系统YC-501上,设备小巧,方便操作; 2)可用于水溶液和有机溶剂:YC-500实验室喷雾干燥机分为基本型和有机溶剂型,基本型适用于水溶液的喷雾干燥,选配了YC-501氮气循环系统后,即可升级成有机溶剂型,升级简单; 3)基本型升级成有机溶剂型,只需要购买YC-501组件即可:由于预算的限制,很多有有机溶剂干燥需求的科研人员,只能购买水溶液型喷雾干燥机,但是后面,又只好再次购买有机溶剂型喷雾干燥机,造成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
为切实做好2022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实现新突破,推动我校科研工作上台阶,10月21日下午,我校2022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动员部署会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谢英、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及科研联络员、科研平台基地负责人,以及科研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副处长王鹏主持
南京大学“退榜”,失去了国际地位,守住了办学初心!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向来是各大高校的“必争之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评价。 本来这一评价能够更加帮助留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实力,让高校自身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 殊不知好经被念歪了,许多大学生在追逐排名的路上陷入了功利化陷阱,产生“唯排名”现象
河北省科技厅: 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落实科技部与河北省部省会商会议相关议定事项,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推荐和专家论证,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建设运行条件。现决定批准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运行(名单附后)。 河北省人民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突出特色优势、推动机制创新,将实验室作为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重大项目立项、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实验室建设,什么是实验室设计,很容易混淆两者。事实上,虽然建筑和设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差异。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什么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常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普及相关知识
办公地点:教5楼407 200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有《数字图像处理》、《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等课程,指导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协助指导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参加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获西安市和厅、局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和EI检索论文2篇,参编专著、教材3部。近5年参加研究的科研项目10余项,年科研经费30余万元
1、博士学历本科要求为药物制剂专业; 2、具有药物理论、化学分析的专业知识; 3、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期间曾从事药物安全稳定性相关的研究项目。 2、具有高分子材料理论、橡胶配方设计、模具设计、化验分析的专业知识; 3、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期间曾从事开展医用橡胶相关的研究项目。 1、报销博士及家属的交通费和搬家费,归国博士报销单程路费
山医大一院内分泌科是山西省建立最早的内分泌专业。现科室医务人员5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包括护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后1人,博士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优秀专家3人,在国家和省级各相关专业学术委员会中专家数量于省内领先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最早于1958年成立并开始招收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58年,开设应用物理专业。2000年专业调整后,逐步形成应用物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设立理科实验班(知行班)、2008年施行本硕博培养、2013年成立基础学科试点班(思源班)、2020年纳入詹天佑学院高原计划。同时,面向国家经济发展和新时代光电信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000年招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是全国最早招生的五所高校之一,2009年成为北京市特色试点专业,2013年按教育部名录调整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