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2、1998年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序第二; 3、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 4、200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排序第二; 5、2004年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序第二; 6、2005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7、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五; 10、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序第二; 11、2008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序第一; 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与管理、数据驱动运作管理、供应链金融、共享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省人文社科基地重点研究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科研课题20多项。在国际权威期刊IIE Transac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以及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等发表论文200多篇,论文被SCI他引400多篇次
“当劳申伯格的展览进来,在当时语境下,大家都把它当成现代主义艺术,当成达达艺术,当成破坏性的艺术,甚至只把它当成反抗的艺术,就是觉得很痛快。大家原来看到美术馆都是展官方绘画、主题绘画,突然放一堆垃圾也可以当艺术品,大家最多就把它理解为达达艺术,而没有理解它的思想背景,没有理解它的结构主义的力量。所以这个展览当时是误解最大的,大家看到都很开心
为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准备相关工作,2019年11月18-19日,我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条件下库岸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防护”(51439003)在北京召开了结题成果咨询会。 咨询专家组由来自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中科研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项目负责人李建林教授汇报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代表性研究成果及技术指标完成的情况
巴·吉格木德,男,蒙古族。博士研究生导师,蒙医学医史文献学家,理论家,著名蒙医。0血型
巴·吉格木德,男,蒙古族。博士研究生导师,蒙医学医史文献学家,理论家,著名蒙医。0血型
河南省医学会临床检验医学分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学会微生物及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儿健康临床标准与规范委员会临床医学与规范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临床诊断与实验医学分会基层实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科普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院管理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理事等。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河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11月2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邢志忠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北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本书是一部有关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主要涉及与水相关的、且发挥不同作用的4个主要方面:生活和生产供水、植物生产用水、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中涉及到的水要素、干旱。作者围绕水循环、植物生产、雨水等重要概念,分析全球尺度的淡水资源,对很多与人类和生态系统有关的水的功能及角色进行了分类,解释了对不同地区的雨水进行“绿”水(气体)和“蓝’水(液体)的分类及水资源利用的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不同模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水资源的新的生态学方法。全书共10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五章)讨论了水的功能及不同功能中水流的一些生态水文学概况;第二部分(第六章至第八章)应用生态水文学观点详细分析了稀树草原地区关于人口增长和营养不良的困境;第三部分(第九章至第十章)阐述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用水平衡,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土地/水/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严鹏,男,1984年8月出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7—2013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201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访问学人
内容提纲: 拓宽文学与社会学、经济学跨学科研究的视野是当下文学研究值得探讨的话题。詹姆斯·英格利希的“声誉经济”理论对文学与经济学、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文化等交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当代文学与经济学、社会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以及英格利希的贡献;英格利希在文学与经济学、社会学跨学科研究方面的学理依据及其声誉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声誉经济理论对跨学科视野之于文学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