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高山,1969年2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首席专家。担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系统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思政司与高教出版社重大专项委托课题、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担任中宣部马工程项目首席专家,连续六年主编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蓝皮书系列《中国应急教育与校园安全发展报告》,出版《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校园安全事件风险分析》等专著多部,在中外有影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受邀先后担任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政法委系统等专题培训授课专家
谷林,现任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应急管理局组成员,2019年开始担任国际安全社区评审员,长期从事安全改革、应急管理、安全文化、安全社区、执法监察等工作。善于理论结合实际,潜心研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安全产业等理论和实务。在相关报刊发表了近两百篇文章,出版个人专著《安“评”乐道》《见“危”知著》,并编著多本书籍和教材
药学部是宣城市医学重点学科、宣城市药事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安徽省药品/化枚品不良反应省一级监测网络单位、安徽省抗菌药物监测网络单位、宣城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委单位、宣城市个体化药学中心。 药学部下设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静配中心、临床药学室、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基因检测实验室。现有药学人员55名,其中副主任药师4名、主管药师17名、药师18名,医学硕士5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是国家重点方剂学学科的核心单位。方剂教研室由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教授创建,先后在李庆业教授、谢鸣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带领下不断建设、发展起来的集教学、科研、临床为一体的方剂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团队及人才培养基地。 方剂教研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国中医院校同类专业中的重点单位,1978年和1986年先后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方剂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中华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
北京藏医院暨北京民族医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藏医为主、多民族医与中西医相结合的国家级民族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 北京藏医院于1992年成立,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联合创建。1998年经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决定把北京藏医院扩建为一所“以藏医为主,多民族医为一体,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结合的国家级民族医疗机构”,并于2000年在亚运村异地扩建,2002年竣工迁入现址
篮球比分预告-中国现代文学与“家国情怀” 报告题目:中国现代文学与“家国情怀” 内容简介:“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书写与凝结历程,“五四”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以集体主义为主的家国情怀书写中弘扬了家与国休戚与共,“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仁者情怀。 时间:2019年10月30日(周三)下午15:00 报告人简介: 刘卫东,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有《被'家'叙述的国—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研究》、《若现若隐的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若干视角》等专著,主持“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任梁斌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获天津市宣传文化“四个一批”人才称号
唐贤清,男,汉族,1966年11月生,湖南洞口人,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湖南省监察委员会驻湖南师范大学监察专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湖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南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古汉语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语言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外华文教育》、《国际汉语学报》编委,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先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庄岩,LOL比赛押注平台继续教育学副院长,高等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面主持平台工作。负责科研、财务、政策、招生、外事工作等,统筹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 近年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及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国际旅游岛游客进入的生态影响及修复机制研究、三亚市全域旅游“一对一”项目、陵水黎族自治县全域旅游调研项目等,主要有专著《最新旅游管理研究与应用》,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10余篇,《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分析》,载于核心期刊《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9期;《智能旅游背景下的茶乡全域旅游模式分析》,载于核心期刊《福建茶叶》2018年第10期;《国际旅游岛游客进入的环境影响行为实地调查分析》载于《经营管理者》2017年第10期;《低碳视角下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载于《当代旅游》2019年第5期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