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外资
金牛区信息网 国内 商务部:4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8% 商务部:4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8% 商务部日前发布了全国吸收外资情况。1—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8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比一季度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4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
近日,我国前三季度吸收外资成绩单正式发布: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同比增长95.1%;实际使用外资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月份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1家,同比增长45.7%;实际使用外资7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众所周知,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目标之一,就是逼迫外资撤离中国市场
2023年1月16日中国证券报发布,抢抓中国机遇外企加快投资布局文章。在此文章之中,针对于加快项目签约和建设,以及持续性的追加在华投资布局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各个行为都是今年以来外资企业对中国所做的动作,表现出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在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都是属于超预期增长,因此是引起很多外资的注意,为很多外资企业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机遇,导致外资加快加码投资
【外商投资】1-2月全国吸收外资2684.4亿元 同比增长6.1%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折合397.1亿美元,增长1%。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8.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3.3%
9月1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会上表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1月至8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704家,实际使用外资604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折合892.6亿美元,同比增长3.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8月份当月实际使用外资70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折合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0.3%)
张宇燕:RCEP签署有力否定了“中国封闭论” 针对“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正走向封闭”的言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17日在北京称,这一理解是不对的。日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就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明证,恰恰否定了“中国封闭论”。 张宇燕指出,RCEP较以往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上了一个大台阶,它也是第一个以负面清单模式完成的谈判,涉及很多以前没有涉及的问题,如电子商务等
越通社河内——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刚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航空市场的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底越南国内航空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与2019年相比有较高的增长,同时国际市场逐渐复苏,预计到2023年底将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据预测,2023年越南航空市场客运量将达约8000万人次,货运量将达14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5.4%和15%,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1%和14.8%。 具体为,国内客运量将达4550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5%,较2019年增长22%
我们这十年,春潮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部署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多次扩容,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活力自贸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本文摘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1日说道,今年前10个月,我国制造业实际用于外资同比上升,主要是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趋势性的变化。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没转变。 高峰在商务部当日举办的例会新闻发布会上讲解,今年1至7月,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同比仍然维持稳定快速增长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除了属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重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的,由国务院另外规定以外,实际经营期限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界所得税。对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和设在经济不发达的和边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依照规定享受二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在以后的十年内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对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老市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