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冯玉彦,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传承方姚希贤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主编及参编了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科研工作中,主持及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并获得科技进步奖10项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发展智能自适应学习技术,是未来技术高度交叉融合深度辐射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年12月11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CAAI动态规划与智能自适应学习专委会(筹)承办,以“动态规划与自适应学习”为主题的CAAI云论坛(沈阳站)将在线举办。本次云论坛邀请到智能控制、自适应协调控制、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大数据故障预测、信息物理系统、智能电网以及智能软件系统安全等领域的多位海内外著名学者,以期从多维度视角探讨智能自适应学习的基础性、前瞻性、批判性理论和方法问题,展望构建智能社会的前沿学术思想和发展趋势
2017年8月18日,Ting Lu教授的报告在浙江大学生物实验中心404会议室举行。该会议由研究所陈新教授主持,报告中Ting Lu教授阐述了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环境和农业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为了利用微生物的潜力进行各种开发,一个根本的挑战是破译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均匀的微生物生态的基本规则。 为秉承“明德弘药”院训,进一步活跃学院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创新学术思想,助力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发展,浙江大学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以“明德弘药论坛”作为活动平台,邀请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生物工程系Ting Lu教授来浙江大学作学术报告:Bottom-up Assembl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Modeling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医药兴盛,将为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师承教育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代中医药名家独到的技术经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长期跟师实践,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耳提面命”,“衣钵相传”,弟子才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少走弯路,缩短成才的周期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冯丽)11月6日至7日,6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大学女校长齐聚古城西安,参加第九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聚焦“全球共情?文明互鉴?大学创新”主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如何推进大学创新发展,如何发挥女性作用、提高女性领导力等全球性重大议题碰撞交流,建言献策。 据悉,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高等教育论题上卓有建树,持续关注女性成长、发展和领导力提升,既是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又促进了大学的国际和区域合作,是全球大学女校长毅力、智慧和情怀的体现与结晶。本届论坛包括主题演讲、专题圆桌会议、发布共同宣言等多个重要环节
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由科研院发起,其宗旨是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学风,营造宽松学术交流环境,弘扬学术民主风气,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启迪创新思想,整合大项目大成果。 基础研究科学前沿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均可作为会议主题。会议侧重于结合浙江大学现有研究工作基础,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探讨科学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最新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新方法、分析新学科的生长点以及交叉学科的新问题
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由科研院发起,其宗旨是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学风,营造宽松学术交流环境,弘扬学术民主风气,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启迪创新思想,整合大项目大成果。 基础研究科学前沿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均可作为会议主题。会议侧重于结合浙江大学现有研究工作基础,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探讨科学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最新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新方法、分析新学科的生长点以及交叉学科的新问题
关于举办工程地震高端学术论坛暨胡聿贤院士百岁寿辰庆贺活动的通知(第1号通知) 胡聿贤是我国著名的地震工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其学术生涯中,曾倾力推动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紧密结合,在地震区划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强地震动观测与地震动估计、震害预测与地震风险评估、场地条件影响和工程震害评价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为我国工程地震学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为庆贺胡聿贤院士百岁寿辰,传承和发展胡院士学术思想和科学家精神,交流我国工程地震学相关领域的新科学认识和技术发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将于2022年10月在北京主办“工程地震学高端学术论坛暨胡聿贤院士百岁寿辰庆贺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活动将通过现场和在线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论坛内容包括专题报告、海报展板等形式
2013年10月21日,由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主办,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在重庆市合川区顺利举行,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高校、企业、学术交流机构的近200名嘉宾,40余名高校校长参加了本次论坛,我校副校长蔡其勇教授率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部分负责人出席。 21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重庆邮电大学董事李茂军女士致欢迎辞,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牟延林、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鲁荣峰、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德国驻成都总领事总领事Mr.KrausMassé六位领导、嘉宾分别发言,对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体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21日下午,论坛设置四个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蔡其勇副校长担任了第三分会场的主持人
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中医经络学和现代骨科生物力学相结合作为理论指导。继承独具特色的中医治疗手段并结合现代医学优势,创立了运用中医中药,针灸后外敷909膏及“脊——盆——髋调整手法”,等系统疗法,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膝关节骨关节病,半月板损伤,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迟延愈合等疾病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