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
暖风拂面,绿意盎然,9月16日,记者走进牂牁镇百果园,牂牁江畔,百香果、沃柑橘、芒果等果树铺展,一股热带的果味让人欣喜。 百果园储藏库前,面积90多亩的百香果地里,银白色的水泥支架上藤蔓茂密,椭圆的百香果呈现青绿色,藤蔓上还有花朵次第绽放,同属一枝,一面绽放精彩,一面收获甜蜜,正像此时百果园,一片生机。 “只要温度和光线合适百香果都会一直开花结果
近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建部印发《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提出了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等目标。规划还提到,要加快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稳步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对高耗水的特种行业用水实行高水价,鼓励中水回用
109年农田水利新进人员联合统一考试,招考灌溉工程、灌溉管理及一般行政3类人员,起薪3万7千元。(图片提供/农田水利处) 农田水利会将于10月1日正式改制公务机关,纳入农委会农田水利署管理,17个农田水利会则改制为17个灌溉管理组织,新进人员也由农委会负责招考。农委会7日公告“109年农田水利新进人员联合统一考试简章”,招考灌溉工程、灌溉管理及一般行政3类人员,预计录取259人,起薪3万7千元,并逐年晋级调薪
内蒙古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来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于9月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灌溉农业的“里程碑”、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进入2020年以来,在中美关系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促进节水灌溉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水利部主编、建设部批准制定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本规范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编号为GB/T 50363-2006。 本规范总结了水利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 207-98实施5年来的经验,在原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灌溉制度和灌溉管理等内容;按有关标准,局部调整了原“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一章的有关内容;同时,将原规范附录的“名词解释”进行局部修订,改正为正文第2章“术语”
四川凉山州,中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之一,绿水青山正成为击退贫困的金山银山。 累计退耕还林超过243.8万亩,卫星观察到凉山植被的变化,反映出水土流失被控制、减缓以及扭转的全过程,粮食年产量实现高达50%的增长。 还我绿水青山,是一场转变发展模式的全方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