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流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年门诊量近1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5万余人次。承担着大量临床、教学任务,近年来医院业务发展迅速,患者需求越来越大,且新大楼即将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为了满足我院医疗设备使用需求,现在对血液灌流机再次进行公开市场调研。 1. 生产厂家、供应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及生产产品登记表或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登记表 8. 成都市级医院收费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如产品有收费项目) 9. 提供配套耗材注册证,及价格(如需使用耗材) 二、报名条件:所有资料均需加盖公章,一个产品扫描为一个PDF文件于2020年9月15日18;00前发送至2793697718@qq.com邮箱,邮件标题形式:产品名称-产品品牌-联系方式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的离体心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灌流右心室乳头肌和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hrIL-2)对乳头肌平均最大收缩力、收缩间期、舒张间期和培养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影响.结果:①hrIL-2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离体大鼠心室乳头肌的收缩力高浓度hrIL-2缩短收缩间期延长舒张间期;②hrIL-2减少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③L-NAME预处理完全取消hrIL-2对离体大鼠心室乳头肌收缩力和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作用;④热失活的hrIL-2失去对离体乳头肌和培养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IL-2对离体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由一氧化氮介导.
简要介绍 :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从事血液净化设备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龙头生产企业。现为中国血液净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我国血液净化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发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休克等各种急症及内科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常见病,尤其擅长对各种急性重、危中毒病人开展血液净化治疗即血液灌流治疗。 李艳美,女,主任医师,教授,急诊科主任。1964年6月30日生,1987年7月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学系,学士学位
由亚太肾脏病学分会正式授权,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的2018亚太地区肾脏病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于2018年3月27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本次现场吸引了1万多名海内外肾脏病学同行共襄盛举。作为医疗设备民族品牌领航者,宝莱特集团参会代表携血液净化产业链产品绚丽登场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年门诊量近1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5万余人次。承担着大量临床、教学任务,近年来医院业务发展迅速,患者需求越来越大,且新大楼即将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为了满足我院医疗设备使用需求,现在对血液灌流机再次进行公开市场调研。 1. 生产厂家、供应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及生产产品登记表或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登记表 8. 成都市级医院收费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如产品有收费项目) 9. 提供配套耗材注册证,及价格(如需使用耗材) 二、报名条件:所有资料均需加盖公章,一个产品扫描为一个PDF文件于2020年9月15日18;00前发送至2793697718@qq.com邮箱,邮件标题形式:产品名称-产品品牌-联系方式
滨医附院肾内科成立于1988年,下设肾内科门诊、肾内科病房、肾内科透析病区、腹膜透析室,是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内科学)学位授权点,山东省高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内科学)的专业科室,滨州医学院GD真人重点建设科室及山东省首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科20多年来,科室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科室,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肾脏病诊疗、黄河三角洲地区疑难病会诊和慢性肾脏病防治中心。 肾内科有临床医生12名,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3人(1人在读),硕士9人
肾内内分泌科成立于2019年,由肾脏病、内分泌专科、风湿免疫及中毒四个专科组成,设有腹膜透析专科治疗组,糖尿病及糖尿病足专科治疗组。 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于2000年,现有医护人员17人。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血液净化中心
本公司自主研发的KRH-DWPJ系列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应用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动物疫苗生产企业对动物细胞疫苗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 1、机械搅拌系统:采用底部磁力耦合搅拌装置无机械密封;或采用直联上机械搅拌,双端面机械密封,特制搅拌桨叶具有剪切力小,溶液循环快,混合时间段,确保无泄漏。 2、低损伤无泡或微泡通气装置,减少供氧中细胞损伤
58岁的傅女士,有心律不整病史,日前突然头晕及呕吐,送急诊后确诊为急性脑中风,尽管在黄金3小时内施打静脉血栓溶血剂,却不见疗效;医师紧急施以微导管动脉取栓术,成功取出1公分的血栓,术后肢体活动自如,与正常人无异。 中风是国人第3大死因,在3小时内注射血栓溶解剂,可提高病人后续复原情形;但国内调查发现,3小时内赶到院接受治疗者,只占所有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的5%,大部分人因延迟治疗,脑部缺血功能损伤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双和医院影像医学部主治医师陈启仁表示,微导管动脉取栓术利用微导管而非开刀,放置可回收支架到栓塞的血管,从动脉直接取出血栓,可快速恢复缺血区域的灌流,成功打通血管的机会超过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