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mmhg
1.近日网络谣传以吴氏计算血压公式,即正常血压收缩压为年龄加上82 mmHg (男性)-80 mmHg(女性),认为收缩压超过140 mmHg无需就医。另网站也表示美国医学会杂志,血压指标委员会经过五年研究后认为,美国民众60岁以上人士的高血压指标拟改为高于150/90mmHg,收缩压在140至150mmHg无需服药治疗等讯息。 2. 经询台大教授表示该资料系2004年网络资料,引用之吴氏计算法查无研究实证基础,考量其推展性有限,故不建议民众采行
有人问华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需要控制在一天中24小时都要达标么?如果活动时超标了怎么办?华子说,人的血压有自然节律性,正常的血压会有“两峰一谷”的现象,控制血压的目标,就是要把血压的峰值降至正常。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血压峰值降至正常,那么全天24小时的血压都应在正常范围内。 正常人的血压在每天的上午6~8点,以及下午的15~17点,会有两个血压高峰,在午夜24点至凌晨2点左右又会降至最低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脑中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脑中风已经成为制约他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脑中风让很多中老年人群都感到比较头疼。根据天津东兴护养院介绍,脑中风患者近几年内逐渐呈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只有人们对脑中风疾病的致病因素有所了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脑中风疾病的危害。那么脑中风疾病的发生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众所周知,中老年人群是这种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年纪比较大,身体各项机能都比较脆弱,那么他们很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程度会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周末值班,和全院几个科室共同抢救了一位35岁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患者,男性,肥胖,两年来先后确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后有医生告知,必须吃阿司匹林,否则就会心肌梗死、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