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
11月17日,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2022年度第二期中高级指挥员培训班航空应急救援教学活动在陕西直升机产业发展园举行,近80名来自全省消防系统的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观摩和理论教学,探索直升机在各类应急救援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携手推进消防救援力量与航空救援力量深度融合,积极谋划推进消防救援力量与航空救援力量融合发展。 活动启动仪式上,秦汉通航总经理梁辰对参与培训的消防人员表示欢迎。他表示,此次现场教学活动在陕西直升机产业发展园举行,是响应“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形势下推进我省建设消防航空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意味着直升机救援力量与我省消防救援力量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
通航至今,机场经历多次改扩建。机场T1航站楼总面积达21.6万平方米,目前设有1条跑道,飞行区指标4E,共计76个站坪机位。然而,随着航空业务量的持续快速增长,设施容量已经趋于饱和
成都山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通航产业园)是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是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97)的三级子公司。成都山河是山河航空产业实施“一中心四基地”战略布局的首个外拓基地,基地立足于成都金堂,服务于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承担山河SA60L-T高原飞机的制造、试飞和二次深度开发,以及山河全系列航空器产品销售和通航运营、作业等服务。成都山河作为山河航空产业西南战略性、区域性航空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保障和通航运营、作业服务的中心基地,公司将依托集团公司、山河科技和SA60L-T型号产品的先l发技术优势,结合成都山河自身的区位优势,为西南地区通航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的航空器产品,以及更加快捷、及时和高效的售后、通航运营服务,立志成为西南地区通航全产业链标杆企业!
本文摘要:新华社日内瓦5月28日电(记者聂晓阳舒建国)日内瓦机场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航)日内瓦营业部28日领导活动,纪念国航北京日内瓦航线开通5周年。参加活动的人指出,这条路线的顺利通车和运营对近年来中欧关系大大加深了。中国派驻瑞士大使耿文兵在活动上作出反应,国航作为日内瓦和北京之间最重要的分装航空公司,顺利为各种经贸现场调查、文化艺术交流团提供服务,增进了双方合作
日前,由合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实施的合肥市桥梁安全监测与诊断项目即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该项目一期工程选择5座桥梁进行试点工作。合肥市公路局直属分局所管养的环巢湖道路南淝河大桥、环巢湖道路派河大桥、新206国道跨繁华大道立交桥3座桥梁被列入一期试点项目
忻州五台山机场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军民合用支线机场。机场位于忻州市定襄县宏道镇无畏庄村,距离五台山核心景区71公里,距离忻州市区38公里。机场飞行区按4C标准设计,新建一条2600米×45米跑道,建设有4C1B共5个停机位,航站楼面积13340平方米,设有4个登机廊桥,2个远机位,7个值机柜台,4条安检通道,停车场3000平方米,126个社会停车位(含8个大巴车位),商业使用面积约500平米+中庭,贵宾使用面积约800平米,共计10个厅室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已累计执飞航班322班,较去年同期增加49班,贡献货物吞吐量5.69万吨,同比增长约37.11%,通航点增加至15个。 早在2013年,河南省便与卢森堡“牵手”,开启了“空中丝绸之路”新旅程。“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需要突破点对点的局限
通用航空产业园是利用国内航空产业资源和引进国外技术,以规划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为依托,包括总部基地、通航商旅飞行、通航FBO运营、MRO运营、飞行培训、飞行器展示中心、航空物流、航空展览、航空救援等项目和飞行器组装、改装等业务,建设集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机场运营、飞行培训等于一身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在通用航空产业园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地园区在建设规划、发展运营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产业园区模式并不适合现阶段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并不匹配,与我国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并不匹配,具体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我国通航产业园的定位主要集中在总体的发展目标定位和业态定位两个方面。这就说明现有的通航产业园在没有成功定位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只是遵循了既有一般产业园的定位逻辑,没有深刻思考和探讨通用航空产业的特性与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定位的有效衔接
本报讯昨天,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内河分中心在南京成立。省水上搜救中心指挥长、省政府副省长李全林等领导出席并为内河分中心揭牌。 江苏是全国内河水运大省,辖区干支航道2200余条,大小湖泊300多个,通航里程2.4万多公里
11月25日,由一公司、机电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的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闸首右扇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即背拉杆张拉)完成,这是继11月21日下闸首左扇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完成后实现的又一重要节点,至此“天下第一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全部完成,为大藤峡船闸2020年3月底实现通航目标定了基础。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下闸首人字门创造了多项新的世界纪录:闸门由两扇人字门组成,每扇人字门高47.5米,相当于16层楼房的高度,比三峡单级闸门还高出9米;单扇门面积比两个篮球场还大,重达1295吨,比三峡单扇门重435吨,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门”。每扇闸门设置三层背拉杆,每层设三根主拉杆和两根副拉杆,两扇门共计30根背拉杆,是国内3000吨级人字闸门首次使用三层背拉杆的通航工程,技术难度之大超过三峡船闸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