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
某网络信息咨询工作室未经作者许可,利用自己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向公众提供《后宫·如懿传》在线阅读服务。《后宫·如懿传》作者认为该工作室侵害了其著作权,诉至法院。 成都市锦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其经营的微信公众号上向公众提供与著作权人的作品一致的内容,使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作品,侵害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应承担侵权责任
记者从烟台市人民检察院获悉,12月11日,招远市原副县级干部王国峥涉嫌受贿罪一案,在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法院宣判,王国峥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根据此前报道,王国峥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金、他人钱财,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近日,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经过诉前调解、立案、答辩、开庭审理,在承办法官倾力调解下,双方庭后终达成调解协议,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2021年,原告何某向被告蒋某购买河沙,并向被告预付购买河沙款20多万元。2022年,被告因政策影响无法经营沙场,原、被告就购买的河沙账目进行结算,被告蒋某向原告何某出示了58900元的《欠条》,原告多次向被告蒋某主张预付款返还,被告拒不返还,双方因此产生矛盾,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017年9月23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与并购重组委员会及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破产审判与管理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2017年江苏破产法论坛”。会议由省律协破产清算与并购重组委员会主任姚彬主持,省高院副院长何方、民二庭庭长夏正芳、南京中院副院长姚志坚等法院领导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做了主题发言。省内各中级法院和区县法院的分管领导、一线法官,省内各市律协的管理人代表参加了论坛
([2002]民三他字第3号 2002年9月10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商标侵权纠纷中注册商标排他使用人应如何依法行使诉权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注册商标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与商标注册人可以提起共同诉 ([2002]民三他字第3号 2002年9月10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商标侵权纠纷中注册商标排他使用人应如何依法行使诉权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注册商标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与商标注册人可以提起共同诉讼,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鞍山篷布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因为其生产的鞍山篷布的强度以及防水性能等性能尤为的喜爱,它的使用寿命相比其他的来说更高,并且它的产品质量在我们心目中都有着统一的答案。而一些贪图小利益的鞍山篷布厂会在中间掺入劣质的产品,导致我们在使用时造成更多的麻烦,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发布到所在地的知名社交平台或新闻热线等,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无良商家的恶劣行径,并曝光具体的篷布厂名称以及详细的地理位置
为迎接“三八”妇女节,德保县人民法院通过参加“三八”**周活动、开展妇女儿童**法律宣传咨询等活动,为妇女儿童送上温暖的法律春风。 2014年2月8日,德保县人民法院派出一名妇女儿童**岗的女法官,积极参加由德保县委主办的德保县2014年“三八”**周法律宣传咨询活动,该活动以法律咨询答疑、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德保县人民法院精心准备了多样资料,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让妇女们知法、懂法,并学会用法,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天,共解答群众咨询3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
法院起诉以后多久可以开庭(法院起诉多长时间开庭审理) 法院起诉以后多久可以开庭?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很关心,但是实际上我们会看到三大诉讼法,对于法院立案和起诉之后,多久时间开庭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法律规定的是一审的审限,也就是案件从法院立案之后,多长时间就一定要出判决。 那要出判决意味着他一定是开过庭了,那我们看一下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或者是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区的流窜作案,或者说犯罪涉及的面比较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这一类案件在原有3个月的基础上可以再延3个月,那么通常就是6个月的期限
根据《中国***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巡视工作条例》规定,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自治区党委第十二巡视组从2019年4月9日至6月15日对丰镇市开展巡视监督。 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市委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以及市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对其他与巡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个人诉求、涉法涉诉等问题的反映,将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交由被巡视地区和有关部门处理
四川一申请执行人在另一法院拿到巨额执行案款后,不是主动偿还已被法院判决确认的百余万元债务,而是恶意转移近900万元资产使自己也迅即变成“老赖”。近日,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这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被告人李某一审因拒执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被告人李某和陈某是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两人因一起工程陷入了与他人的承揽合同纠纷中,当年2月,邛崃法院依法判决李某、陈某共同支付他人工程款2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