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化
“硒(Selenium)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 A族(第34号元素)。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
生物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口专业,面向低能耗、高效率、环境友好、健康可持续的生物产业,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秀意贴习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为解决人类健康、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课题提供全新的方案。本专业强调基础硏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工程、生物过程工程、生物资源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纳米生物技术、合成生物技术、仿生功能膜与膜技术等。生物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原始创新和现代生物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复合型高级人才21世纪中国工业生物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
三株公司的两大核心专利技术是:人体仿生益生菌多菌共生发酵技术和人体仿生益生菌发酵中药生物工程技术。核心技术产品即发酵中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研究完美结合的新型中药制剂。荣获56项国内专利技术,欧盟、韩国、日本、中国等30国专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王友善教授团队从事橡胶复合材料及轮胎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20余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80余项,创造性地提出了3种轮胎设计理论,建立了一套轮胎专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发了8套轮胎性能分析软件,为轮胎结构设计和产品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型轮胎企业,实现了我国轮胎设计理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几年在纳米多孔新补强材料、圆形钢丝圈成型设备、轮胎力学性能测试装备及智能硫化装备等方面也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申请发明10余件,已授权6件
段盛文,男,1975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麻类生物脱胶与初加工岗位科学家,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功能纤维材料团队首席,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湖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协会麻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民进湖南省直科技支部主任委员,民进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进湖南省直工委第四届委员。先后获得吉首大学生物教育专业理学学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吃的也越来越好,但人们的健康饮食也相应的受到影响。你知道吗,现今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其实,经中科院人员研究,多吃有机富硒米,可以大大减少患糖尿病的机会,让身体硬朗起来。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分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
中牧股份:首家获批禽流感疫苗‘爱游戏app官方下载’ 本文摘要:中牧股份公司的生物制品业务主要分成禽用疫苗、畜用疫苗和特种疫苗等三类,是国内产品品种屈指可数,生产能力规模仅次于,质量平稳优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骨干企业,这部分业务的盈利能力很强。公司是首家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后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多达130亿羽(份),产品毛利率60%左右,科低盈利产品。 目前经农业部月批准后9家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中,南京梅里亚(占到50%)和乾元浩生物(占到52.92%)皆为公司有限公司子公司
近年来承担了近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计划子课题、传染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横向合作项目。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以及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支撑合作企业获得多项国家新药证书和重点新产品。 本系有**共患病原微生物分子致病机制与新型疫苗、性传播病原微生物分子致病机制与新型疫苗、细菌耐药与膜相关分子致病机制、疱疹病毒分子致病机制和新型抗病毒药物、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制药、微生物生物信息学与组合药物设计、微生物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等9个PI团队,其中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在学术领域内具有较好的影响
福建省政府报告提出“做足四篇文章,高起点培育经济新动能。全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为对接绿色经济政府、企业和市场需求,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学校现已组建的科研团队包括:机电液绿色智能控制科研团队、先进汽车创新设计团队、生态建材装备智能制造及过程监测、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团队、新能源发电并网与电力设备监测诊断团队、新型电力系统研究团队、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团队、新能源材料化学团队、石墨烯粉体及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学品团队、功能聚合物材料研究团队、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及产业化团队、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团队、环境化工团队、医药中间体及新材料的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化工工艺与本质安全研究团队、分析与环境化学团队、生物转化系统与过程团队等
近日,《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JANPR)新一届编委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师彦平研究员被聘为该杂志新一届编委。 JANPR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与英国Taylor Francis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国际性专业期刊,创刊于1998年,被SCI收录,主编是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于德泉院士。该刊以英文发表对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合成和结构改造、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重点刊载亚洲如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在天然产物方面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