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
根据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单位的经验,为保证这次地名普查的权威性,防止错漏重等现象,能够由部委办局普查的内容一律不放在乡镇处普查。因此,我县各相关部委办局在此次全国地名普查中负有重要责任,是搞好本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关键。在本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各部委办局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本身的地名普查登记;领导所属机构(包括设在各乡镇处等地机构)的地名全面普查;对本部委办局所属的独立存在的、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有重要地名意义地名的来历、历史沿革、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按时如实填写上报我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做好地名档案整理、规范地名标志,开展地名利用等工作
为推进《兴安盟金融志》编撰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切实增强编纂人员做好志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编撰工作,2月24日上午,盟行署金融办组织召开了《兴安盟金融志》编纂业务培训会。兴安盟金融发展学会、保险行业协会、各保险公司编纂人员参加会议,盟行署金融办主任曹警民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金融志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挖掘和展示兴安盟金融史的首要资料,更是“十四五”期间兴安盟金融业的重要作品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方志的区域性记录特征应该说就是方志最初的面貌,方志中数量最多的也就是对一个州府、郡县、乡村中物产、人文、民风民俗的记载,尤其着力表现在生活中代代相伴的民俗、节庆,这些已经成为凝结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无论在江南古镇,还是皖南古村,还是中国其他地方的乡、村,关于它们的方志处处都闪耀着朴素的智慧光辉。本集对方志中的地方风情景物的追溯再现,对各地传统文化脉络的梳理展示,折射现代社会中我们对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应该采取的态度
9月3日,全区二轮志书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宁夏村志启动会在银川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宁夏社科院院长张廉、宁夏社科院副院长刘天明、宁夏社科院办公室主任李学忠、宁夏社科院科研处处长郑彦卿、各市县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各有关乡镇负责人,各编修村志的村委会负责人及、参编村志人员以及宁夏地方志办公室全体等120余人参加会议,宁夏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贠有强主持会议。兴庆区、金凤区、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中卫市、沙坡头区等八个修志机构的负责人汇报了二轮志书的编修进度及存在问题。郑彦卿处长宣读了《宁夏村志》实施方案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为了认真做好我省续修新一轮志书工作,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现将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制订的《关于设区市志稿审查验收和县(市、区)志稿审核管理办法》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了保证续志的质量,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第三章第十七条之规定,结合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实际,为做好设区市志稿审查验收和县(市、区)志稿审核工作,制订本管理办法
上海第二轮新编志书 截至6月底,累计评议168部。其中,上海市志104 部,市级专志40 部,区县志书24 部。 上海第二轮新编志书,截至6月底,累计审定105 部
近日,在《四川省志(1986—2005)》审核委员会第45次终审会上,《四川省志·总述》《四川省志·人物志》通过终审验收,标志着省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总体量为5000余万字的第二轮《四川省志》92个分卷全部完成终审验收,编修工作圆满结束,近期将全部进入出版阶段。 地方志在“鉴往知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国家民族“记忆工程”。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政府的法定任务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为了认真做好我省续修新一轮志书工作,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现将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制订的《关于设区市志稿审查验收和县(市、区)志稿审核管理办法》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了保证续志的质量,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第三章第十七条之规定,结合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实际,为做好设区市志稿审查验收和县(市、区)志稿审核工作,制订本管理办法
陇县正在加快疫情志资料征集报送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快疫情志资料征集工作,提高志书质量,陇县疫情办公室、陇县地方志办公室正在加班加点完成资料收集、初稿撰写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8月10日,县委办召开了疫情志资料征集培训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马廷旭,女,出生于1978年3月,辽宁大连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博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民族民间文学、甘肃地方文化研究。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科研项目多项,相应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相应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