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
最近,北京考古佳音频传,正当被称为京城考古第三大发现的老山汉墓发掘工作紧锣密鼓之际,4月8日晚,在北京丰台西南四环路施工中,一座辽代砖室墓被偶然发现,墓内出土的一盒“大契丹国故陇西李公故扶风县太君马氏墓志铭”更是让专家们欣喜不已,因为这一发现在北京地区尚属首次。清晰可见的墓志铭上记载了这座夫妻合葬墓的男女主人的生平,并提到男主人李公死于“统和二十三年正月”即1005年,女主人马氏死于“重熙十一年”即1042年。墓志还讲述马氏生前“母因子贵”,曾被封为扶风县太君
汉、宋、明三朝古墓群,总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市考古队与双流县文管所在对双流县华阳镇河池村一处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在该工地发现大型古墓群,两个家族35座墓葬大多保存完好。 考古专家认为,这是近年来墓葬考古中难得的重要发现,具有极高的考古发掘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寻幽探秘:李郑屋东汉古墓的结构与文物】 李郑屋古墓以砖块砌成,砖块为长方形,平均长40厘米、阔20厘米、厚5厘米,质地坚硬,颜色带红偏灰。有部分墓砖上刻划有文字或花纹,花纹共有十多种,多数图案以菱形及轮形构成,有些为动物形象的简化线条。 李郑屋古墓洞口呈圆拱形,布局为十字形,长约8米,阔约10米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没想到雷台公园竟有这样的发展变化,过去公园规模小、景点单一,周边主要是农田和村庄。”今年60岁的市民张大爷感慨地说:“现在看着雷台公园扩建项目已显雏形,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增添了‘干货’,真正让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实至名归,感觉很自豪、很幸福,内心充满期待。”雷台景区的大变化,让像张大爷这样多年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感受颇深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局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主要涉及17个村共有8项任务,分别为:1、是否建设具有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建设乡村舞台;3、健身器材配备;4、农家书屋;5、是否配齐相关书籍;6、是否建有文化管护制度;7、是否落实管护单位和责任人;8、是否有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清单。 目前17个村已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座、文体活动场所17个,已经全部配备健身器材,建设乡村舞台17座,动员村民经常性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涉及古遗址2处,分别为八松乡新庄村马家寨汉墓遗址、景古镇景古村线家楼遗址,相关村已建立乡村传统文化管护制度并落实管护单位和责任人。资料整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并继续完善中
6月10日,江苏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开幕仪式在淮安举行。开幕式现场发布了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优秀案例、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等江苏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成果。 据了解,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
湖南千年古刹,三位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听到类似脚步声的诡异声音,寂静和黑暗让人们无所适从。是僵尸复活,还是古刹有鬼?到底是幻觉还是现实? 建筑学家称,是木结构房屋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下产生形变而发出的声音。 夜深人静的千年古刹,三位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听到了类似脚步声的诡异声音
“这个春节过得很精彩。”时隔5年之后,64岁的志愿者余志坚再次在湖南省博物馆,与来自天南地北的观众度过了一个“文化年”。 记者见到余志坚时,他正在商周青铜重器“皿方罍”的展柜前,向观众讲述其器身与器盖分离近百年后在湘重新“合体” “这个春节过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