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秘:李郑屋东汉古墓的结构与文物】

李郑屋古墓以砖块砌成,砖块为长方形,平均长40厘米、阔20厘米、厚5厘米,质地坚硬,颜色带红偏灰。有部分墓砖上刻划有文字或花纹,花纹共有十多种,多数图案以菱形及轮形构成,有些为动物形象的简化线条。

李郑屋古墓洞口呈圆拱形,布局为十字形,长约8米,阔约10米。古墓一共有四个墓室,分别为前室、后室、右耳室及左耳室。墓室入口称为羡道,惟当时在墓室正式出土前已遭到破坏,因而无法了解以前封墓门的过程及砌砖法。古墓地面为方形,前室居中,后室尾部设有一个小鑫。后室和两个耳室都属于长方形圆券顶形制。中部为穹窿顶合券顶,是指用砖黏砌而筑成券形的顶部,围合四壁,以承托屋顶,增强结构的强度。

古墓共有58件文物出土,发现时多置于前室,部分现存放于汉墓旁的展览馆内。这些文物对我们了解汉代人民的生活起居及中国饮食文化有极大帮助,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出土文物可分为陶器及铜器两大类。陶器多是釉陶,表面有一层青黄色或黄褐色的秞,包括有炊煮器、饮食器、贮器等等共27件;屋、仓、井、灶等模型7件、残件2件、陶器盖14件。它们都只有十分简单的装饰,多在肩部或腹部刻有几道弦线。而铜器有碗、盆、镜、铃及其他器物残片共8件,器物多以弦线和兽形纹所装饰,有部分刻有莲瓣纹。

【#寻幽探秘:谁是李郑屋东汉古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