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
植物原料是动物饲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生长、贮存、加工、饲喂各个环节均可由其中含有的真菌代谢出霉菌毒素。这里面毒性最大的就是黄曲霉毒素B1了,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要比呕吐毒素的毒性强30倍,比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强20倍。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慢性毒性可诱发癌变,人的原发性肝癌也很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
***钠是无机硒,分子式是Na2SeO3,其中的硒元素是以***根(SeO32-)的形式存在,化学价态是+4价。在***钠与谷胱甘肽的反应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制得纳米红色元素硒(纳米硒)。在小鼠实验中,与***钠相比,纳米硒的急性毒性低7倍(纳米硒LD50 113 mgSe/kg,***钠LD5015 mgSe/kg)
树脂类涂料固废危废检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中科检测)对危险废物产生特性与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和污染特性进行研究,开展了危险废物特性及鉴别技术,危险废物鉴定能力得到了全国各级环保部门的认同与认可,具有CMACNAS资质认证。 危险废物鉴别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方法或导则,对待鉴别物品、物质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分析论证或对其危险特性进行分析测试并形成客观测试结果的过程。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待鉴别物品、物质进行固体废物属性认定的重要依据,使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疫情期间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心力交瘁消毒液的使用在生活中也不可或缺。但消毒液事故屡见不鲜之前大连市儿童医院官网发布信息3名孩子因误服消毒剂被送入医院。万幸他们误服的剂量不多家长又及时发现、送医经过催吐等急诊处置后这3名孩子情况稳定均已出院
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测试标准及内容,中科检测是生物相容性检测机构,可针对不同的生物医用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检测并出具生物相容性检测报告。 医疗器械能够直接应用到医疗救护工作中,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也需要基于药学原理、免疫学原理以及生物学原理等进行综合分析
发光细菌的应用有哪些? 根据发光细菌法的原理和方法,凡能干扰或破坏发光细菌呼吸、生长、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环境因子,例如有毒有害的物质等都可以运用发光细菌法检测生物毒性。其主要应用包括: 1.发光细菌对水、土、气中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评价及快速评价水源水和地面水的质量,渔业水体,农田灌溉水体等的检测。 2.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急性毒性与评价,及污染源的毒性追踪与判断,河流流经地域的排污分担率的估算,污水合格排放的稀释率的推算与评定
水质生物毒性测试仪是基于毒性物质对特殊的发光细菌的发光度的抑制作用而设计的,它通过测定发光细菌发光度的变化,量度被测环境样品中由重金属和其它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急性生物毒性。与传统的鱼、蚤和其它水生生物作为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发光细菌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应性强、重复性好、精度高、费用低、用途广,凡有毒化合物、废水、废弃物的生物毒性均可测定。因此,它是对受污染环境的生物毒性检测进行初筛、监测较为理想的工具,也是其他领域开拓新的实验测试方法的新工具
2022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草案,以修订REACH法规(EC)No 1907/2006附录XVII,增加部分物品及车辆中甲醛和甲醛释放物质的限制条款,该草案将开展为期60天的公众咨询,并拟于欧盟官方公报发布后第20天生效。 通报草案中对甲醛及甲醛释放物质的限制内容如下: 甲醛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气体。在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2号法规(EC)No 1272/2008附件VI第3部分中,它被归类为致癌物质1B类、诱变剂2类、急性毒性物质3类、皮肤腐蚀性物质1B类和皮肤致敏剂1类
近年来,有关环保法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对阻燃剂的使用做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由此引发了对某些阻燃剂的误解,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 欧盟的RoHS指令限制了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两种溴系阻燃剂在电子电器中的应用。中国的RoHS——《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限制的也是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两种物质,而并非整个溴系阻燃剂或者含卤阻燃剂
有关网络媒体报导Methylisothiazolinone (甲基异噻唑啉酮)是化妆品中常添加之防腐剂,容易刺激皮肤并引起过敏反应。经查国内外管理规定,我国与美国、欧盟均未禁止化妆品添加该成分,惟日本禁止使用于黏膜。另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成分在兔子眼睛刺激性试验无症状显现,人类贴片试验也几乎没有过敏反应,综合皮肤急性毒性、黏膜刺激性或敏感性等各方面评估,风险程度低,且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亦未曾接获消费者发生不良反应之案例